端午節,是祭祖、祈福的節日,也是吃美食的日子。在仲夏五月初五,這個隆重又重要的傳統節日裡,唯有清香幽靜的粽子味道,才能将人帶入古人詩意的端午意境中,回味悠遠。
端午名稱的由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變成了“端午”。
世界非遺物質文化遺産——端午節
端午節最常說的便是屈原的故事。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主聯齊抗秦,遭去職,流放。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後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除此,端午節的民俗活動,還源于古人的驅邪避瘟活動。盛夏,是黃土高原上各種疾病滋生、蔓延最活躍的季節。古人便認為是邪祟作怪,并由此創造了插艾草辟邪、戴香包、五彩繩等,流傳至今便成為現今的端午民俗活動。
此外,端午确定為節日,還與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有關。夏至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确定的夏季節氣,早在商未周初就已經有了,稱為仲夏。夏至的确定為古人夏季民俗活動提供了前提條件。
端午美食粽子:
粽子作為節日食品,最遲在漢代就有了。據記載,早期的粽子稱為角黍。角者,形也。黍者,料也。具體做法是用菰蘆葉裹粘米,以淳濃灰汁煮熟,于端午節食用。黍米煮熟置涼水中浸泡,炎熱天吃後具有止渴、去熱功效。
而菰蘆葉、灰汁同樣有清涼、敗火的藥用。可見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應時食品。
五月端午節前後,晉南地區處于收打小麥階段,晉北則是夏鋤大忙時期。勞動歸來,渾身燥熱,從涼水中撈得吃一個粽子,解渴、充饑、打涼、下火,周身上下說不出的舒坦。
除此之外,山西各地端午節還要吃這些美食,以寓意全家安康幸福。
晉糕
在山西,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晉糕。晉糕,原名叫做“甑糕,也叫做“勁糕”,是山西南部著名的小吃,由糯米、大棗蒸制而成。因其最早是放在一種廚具——“甑”中蒸制,故稱之為“甑糕”。在聞喜,端午節除吃粽子外,大多家庭都會蒸晉糕。吃的時候還可蘸點白糖,吃在嘴裡順滑甘甜,嚼起來也很勁道。
在竈台上搭鍋添水後,再打水浸泡糯米,之後開始給蜜棗去核,切片。待水燒開後,将糯米瀝水,開始往準備好的盆裡碼。先鋪一層米,再鋪一層棗。一層米,一層棗,鋪上幾層後,再撒些核桃仁等,再蓋以濕布,開始上鍋蒸。半小時後,等上汽時,拿開濕布,灑點清水,再用小火焖蒸,等出鍋後,在晉糕上撒上白糖,便可上桌。
鹹鴨蛋
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鴨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鹹鴨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鹹鴨蛋能滋陰,潤肺,可治夏季隔熱,咳嗽,喉痛,齒痛等是夏日食補的佳品。古人将五月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視為毒月之首,因而要端午節吃鹹鴨蛋,祛毒,保持身體健康。
黃米飯
甜中帶酸,軟糯清淡的黃米飯是端午必吃的美食之一。
黃米是一種憟米,也是一種五谷雜糧,是古代的時候生活在黃河邊的老百姓一種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這種黃米比我們平常見的小米要大,粘性很重,端午時做稀飯,做糕點,也會用黃米釀酒釀成黃酒,家人圍坐一起吃着香甜的“黏米飯”,象征着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
涼糕
涼糕是大同的地方特色小吃,一般隻有在端午節前後,各家各戶才會做。涼糕在味道上與粽子接近,但是比粽子味道更加香甜清新,用料更講究。用糯米,大米,紅棗,葡萄幹,蜜棗,粽葉來做。在蒸籠裡,鋪一層粽葉,再鋪一層糯米和大米,鋪上紅棗、蜜棗、葡萄幹,再鋪一層大米和糯米,在高溫蒸籠下,粽葉的香氣完全進入糯米中,非常清新香甜。
蒸“虎馍”
山西晉南地區的城鄉居民開始制作或購買老虎造型的晉南花馍“老虎馍”,用來在端午節敬奉先祖,祈福平安吉祥。
吃粽子、挂艾草、賽龍舟、拴五色絲線,端午節的精彩不隻這些。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又是夏季唯一的大節,它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