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洛陽的美食,相信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漿面條,它不僅美味好吃,更是代表了洛陽城的飲食文化。
在許多人心裡,這就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美食,吃下去一口,就感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簡直百吃不膩。
喜歡漿面條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曆史悠久。
其實這個美味的漿面條,還有一個婦孺皆知的傳說。
在東漢時期,劉秀為了躲避王莽的追殺,日夜趕路,好幾日都沒有吃飯喝水。有一天夜裡,他們已經行至今天洛陽附近,所有人都是饑腸辘辘,便想跟看到的一戶人家讨要一些飯食,可是主人家境貧寒,隻有一些放酸的綠豆磨的漿水跟一把幹面條。
主人隻好把所生不多的材料都放在鍋裡燒熟,在加上一些野菜跟雜豆,給劉秀衆人充饑。
饑餓難耐的劉秀竟然覺得主人端來的面香氣撲鼻,便大口的吃了起來。即使後來劉秀當了皇帝,還是時常懷念那個味道。後來劉秀就吩咐宮裡的廚子,将現在漿面條這道美食研制了出來。
現在,漿面條已經和洛陽牡丹、龍門石窟齊名,并稱“洛陽三絕”。
喜歡漿面條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它的做法。漿面條的主料是面條,但配料很關鍵。因為做漿面條用的是一種特制的漿水,漿水做得如何,決定漿面條質量的好壞,也折射着主婦烹饪手藝的高低。
做漿時,先把綠豆用水浸泡,膨脹後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漿,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放進罐中。幾天後漿水發酵變酸時,把酸漿倒在鍋裡煮至開鍋,等到漿水的表層泛起一層白沫時,要用勺子輕輕打漿,漿沫消失後,漿體就變得細膩光滑,然後放入香油、五香粉等調料。漿水煮沸時,把手擀面下鍋,再放入鹽、蔥、姜、花生、芝麻、黃豆、芹菜、辣椒等調料,把面條煮熟,這樣,漿面條就做好了。
洛陽人在吃漿面條的時候,多是配着韭菜花或者辣椒油一起吃的,外地人也有配大蒜的,看着五顔六色,吃起來更是辣香甜糯,香飄萬裡,口齒生津。
我總覺得做漿面條的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絲毫不拖沓拉雜,雖然簡單,卻暗含對家人的深愛,對自己的寵愛。當然,鐘愛漿面條最重要的當然是它的味道。
我認為無論哪個季節,吃漿面條都是一種享受。冬天吃,驅逐寒氣,夏天吃,開胃消食,秋天吃,濃香撲鼻,春天吃,回味無窮。更可貴的是,漿面條絕不會浪費,“剩漿面條兒”是漿飯中的上品,民諺有雲:“漿飯熱三遍,拿肉都不換”,可見漿面條的魅力。
現在常年在外,卻時常懷念家鄉洛陽城裡漿面條的味道,每當念及,就巴不得立刻買票回家去,跑院子裡跟媽媽喊:我想吃漿面條了。
相信每個外地人,隻要嘗過一次正宗的洛陽漿面條,都會愛上它的味道,你若不信,就來嘗嘗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