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古代甜品的說法

古代甜品的說法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7-21 20:06:44
"曾"字與做飯的廚具有關,"曾"字上的兩點為冒出的蒸汽

"曾"字古文字形體中有"田",其實與田地沒有任何關系,本為蒸煮食物的器具,為"甑"之本字。

"曾"字甲骨文形體如下: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1

甲骨文“曾”

單純從"曾"字的形體看,構形是上部似"八"下為"田",實則"曾"字與"八""田"并無關系。那麼,該形體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曾"是類似于我們常見的蒸鍋上的屜,蒸饅頭、包子之類的食物都離不開它,現在寫作"甑"。如果說它類似于現在的箅子,我們應該就會更明白一些了,箅子作為蒸食物的器具,會有很多洞或者條形空隙,這也正是"箅"字構形中含有似"田"字部件的原因所在。"曾"還與箅子不同,它是底部有洞的蒸屜,有的還另加箅子。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2

"八"字是什麼呢?有了蒸食物的屜子,就會伴随着有蒸煮的蒸汽,"八"字就是向上散發出的蒸汽。

甲骨文隻是呈現給我們帶孔"曾"的底部和蒸汽,以此形象告知我們是蒸煮的器具。到了金文則有所變化,形象更為完善,增加了支撐或者存放箅子的鍋。

金文"曾"字如下: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3

金文“曾”

金文"曾"字下似"口",其實非常像存放箅子的蒸鍋口,以口代鍋。有的形體在口中增加了短橫,之後也演變成了"日"字,實則與"日"并無關聯。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4

金文“曾”

那麼,"曾"字現在怎麼沒有這個意思了呢?這是因為"曾"字的意義負擔過重,特别是"重"(如曾孫、曾祖父)和"曾經"兩個義項使用更為普遍。因此,表示本義的"曾"字就不得不讓位于後來的引申義或假借義。為了減少"曾"字的意義負擔,就增加義符"瓦"新造了"甑"字來表示本義。"甑"讀音與"曾"讀音隻是聲調有别。"甑"為什麼添加構形部件"瓦"呢?這跟當時的制作材料有關,新石器時代的甑大多是用陶器制作而成的,因此後來孳生新字時便添加了"瓦"字符。蒸煮的"曾"發展到現在經曆了不同的材質,如西周時期有青銅材質的,後來又有了木質和竹制的。"箅"字為"竹字頭"也同樣說明竹制的箅子在後來也更為普遍。"箅"字是較後産生的字形,現在看來與甑還是有着明顯區别的,但是二者功能卻是相同的—蒸煮食物。甑比較笨重,相較于箅子周圍多了屜子,豎起的邊緣使得甑能盛更多的東西。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5

箅子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6

陶竈和甑

"箅"字篆書形體如下: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7

篆書“箅”

從形體看,"箅"和"曾"字一樣也含有似"田"字的構形,這部分是該字的核心,也是就是箅子。上部的"竹字頭"則是指出了器具的材質,下部"丌"或為蒸鍋的下底。

"曾"與"層"又是什麼關系呢?

"層"的繁體字作"層",這裡"曾"就成了"層"的意義淵源。"曾"作為甑之初文,"甑"是放在釜(鍋)上的器具,因此"曾"就有"加""增加"的意思,增加之後比必然會高,所以"曾"又具有"高"的意思。《淮南子·覽冥訓》:"曾逝萬仞之上,翺翔四海之外。"高誘注:"曾,高也。"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8

蒸籠

古代甜品的說法(增甑層)9

蒸鍋

甑放到釜上顯然是增加了一層,當然也可以多層,增加後自然也就高了。這樣"增"有加、高義,“層”有重、級義,就容易理解了。

贈,其義是把東西無代價地送給别人,也有"加"義,把不屬于别人的東西加于别人。

罾,古代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在漁網上增加了木棍或者竹竿,也有"加"義。

䙢,為夾衣。《類篇·衣部》:"䙢,複也。"《說文》:"複,重衣也。"重衣,為增加了裡子的衣服。

䎖,高飛。有"高"義。

那麼,"曾祖父""曾孫"之"曾"其意義又是怎麼來的呢?這裡的親屬關系指的是中間隔兩代的關系,這個也是源于"曾"之本義,作為蒸鍋的"曾"也是一層一層的,與釜(鍋)形成了間隔和層遞關系。我們的祖先以蒸鍋的層層關系來比拟親屬關系,非常貼切。

"曾經"的"曾"其意義為是從前有過某種情況或者事情,有重複、第二次或多次出現之意,這與層層蒸鍋,不斷重複累加有異曲同工之妙。曾(cénɡ)與曾(zēnɡ)二者雖有音變,但意義仍然有着義源關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