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是阖家團圓的好日子,走親戚,吃大餐,其樂融融。面對各種美食的誘惑,嘴饞的小朋友可樂開了懷。沉浸于這過節的喜慶氛圍中,往往會忽視隐藏的健康危機。為了孩子有個健康快樂的春節,家長們可得注意了。
中醫有句古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意思是要想孩子身體健康、少生病,就不能吃得過飽、穿得過暖。逢年過節,免不了吃吃喝喝,大魚大肉後身體卻”不堪重負“。尤其對消化能力還比較弱的小朋友來說,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積食。
孩子積食有哪些“蛛絲馬迹”?為什麼小朋友容易積食?積食了又該怎麼辦?出現積食,如何盡早識别?對于不能很好表達自己感受,描述自己病情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判斷小朋友是否積食?積食是兒科最常見的病症,也是最常見的病因,危害甚大。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引起的一種特殊的胃腸功能疾病。積食可以出現在脾胃系統的所有病症中,比如嘔吐、腹痛、便秘等,也可以出現在感冒、咳嗽、扁桃體發炎等呼吸疾病中。積食表現食欲下降、腹脹、腹痛、口氣、睡眠質量差、大便異常、舌苔厚膩……
若小朋友出現不思乳食、脘腹脹痛、口氣、夜寐磨牙、趴着睡、大便不調夾不消化物、舌苔厚膩等表現。家長就得留心觀察了。小兒積食的原因?“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是小兒積食形成的主要内在因素。小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的營養物質相對較多,與“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形成矛盾,造成小朋友容易被乳食所傷, 食物不能及時消化,形成積食, 即所謂“積因脾虛”。
食物攝入過多或者不容易消化。小朋友往往難以阻擋美食的誘惑,如果遇上“心大”的家長,喂養不當導緻飲食過飽也容易引起積食。春節之時,美食不斷,長輩們抱到許久未見的小寶貝更是寵愛有加,殊不知過度飲食卻成了小朋友身體的負擔。小朋友患感冒、咳嗽等呼吸疾病時最容易兼夾食積,同時,小兒外感證大多與傷食有關,古人稱之為夾食傷寒。
中醫如何治療小兒積食?積食為有形的食物停留在胃裡不消化,治療以消食化積,理氣行滞為主,對于平素脾虛的孩子,還應配合健運脾胃。藥物治療,“消”即消除,讓食物在胃裡消化掉,如用山楂、麥芽、神曲等藥物以助消化食物。六腑以通為用,消積還必須導滞,可以讓宿食從大便排出。食物從口而入,經脾胃運化,吸其精華,輸其糟粕,臨床常用枳實、胡黃連、槟榔等通導下行。
此外,積食内停,容易郁而化熱,所以導滞又常兼清熱。如治療積食的代表方保和丸中用神曲、山楂消積,萊菔子、陳皮行氣導滞,連翹清熱解郁。消積必須導滞,導滞常兼清熱,化滞清熱法也就成了積滞化熱證的治療大法。推拿療法,如果寶寶不愛吃藥或者症狀較輕,家長可以試一試推拿手法。小兒百病,積食為先!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聚會聚餐,适當控制飲食,别讓寶貝的肚子吃得太圓。
轉自:荔枝網
來源: 荔枝微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