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4-11 21:53:23

2021年11月我縣第五批非遺名錄項目推出11項内容,仁沙黃辣丁傳統烹饪技藝被列入其中。非遺技藝是對傳統技藝手法的保護,也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黃辣丁對于豐都人來說是一種味蕾上的享受,也是一份難忘的記憶,伴随如梭的光陰更添幾分厚重,是技藝也是記憶。

黃辣丁傳統烹饪技藝的起源

蜿蜒的渠溪河從仁沙鎮流過,宛如山中的玉帶,給這一方水土的人們,帶來了文明和生機

自古以來,在渠溪河中,盛産着一種魚類,滋養着這裡的人們,這種魚便是黃辣丁,黃辣丁又名黃颡魚,是鲿科、黃颡魚屬一種常見的淡水魚。體延長,稍粗壯,吻端向背鳍上斜,後部側扁。頭略大而縱扁,頭背大部裸露。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1

黃辣丁多栖息于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處,營底栖生活,尤其喜歡生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為了生态環境的持續向好,當地村民不再以捕撈河中黃辣丁為食,通過科學的養殖手法,既保住了口福也保護了生态。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2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3

生活在渠溪河畔的當地村民,自古以來便有食用黃辣丁的習慣,黃辣丁對于當地人來說,不僅是一道美食,也是一種經濟來源。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4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5

據了解,仁沙黃辣丁的烹饪技術起源很早,渠溪河畔有人居住就有人捕撈,但是當時沒有什麼佐料,烹饪極為簡單,以自然清香為主。

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由于當時生活條件很差,不能解決村民的生活溫飽問題,餘永武家緊靠在渠溪河畔,經常趁空餘時間捕撈河中的黃辣丁,補足家庭的生活開支,經過他二十多年的摸索,就獨創了一種黃辣丁烹調的工藝。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6

後來他的兒子餘關鍵繼承他的手藝,三十年來以餐飲業為主,發家緻富,現在又傳承給餘關鍵的女兒餘春花,并開了仁沙飯莊,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也做出了遠近聞名的仁沙黃辣丁。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7

經典的味道往往隻需要簡單的食材,簡單的佐料,仁沙鎮黃辣丁經典的味道裡,隻有三種原料,黃辣丁、陳豬油、泡菜,簡單而又質樸。

黃辣丁傳統烹饪技藝是三代人的記憶

餘春花,從小在渠溪河畔長大,一位喜愛美食的80後妹子,也是仁沙鎮黃辣丁傳統烹饪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小小的廚房裡,是她的戰場,這門技藝對她來說,是從父輩言傳身教的記憶,是長大後的自謀營生的本領。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8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9

餘春花從小看着爺爺烹饪黃辣丁,喜歡上了黃辣丁鮮香的味道,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黃辣丁的味道伴随着她成長,為了這抹味道,餘春花跟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下學會了如何烹饪這道美食。如今黃辣丁這道美食,餘春花已經做了有二十幾年的時間。

渠溪河造就了黃辣丁,黃辣丁造就了餘春花,時間給予了餘春花最好的回饋,二十幾年專注這一道菜,餘春花不記得二十幾年,自己做過多少黃辣丁,每次做這道菜,對于餘春花來說,都是一次技藝的修煉,都是一次對小時候味道的回憶。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10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11

二十幾年,餘春花對黃辣丁無比熟悉,對于她來說,挑選好的原材料,這道菜便成功了一半。餘春花說,小的時候,自己吃到的,看到的是渠溪河裡長大的野生黃辣丁,近幾年,為了保護漁業資源,保護生态,渠溪河禁止捕撈黃辣丁,她所挑選的黃辣丁都是人工養殖的,雖然原材料略有不同,但在自己手下,味道是相同的。

挑選好了原材料,接下來便正式進入了核心環節,仁沙黃辣丁傳統烹饪技藝的重點,便是煮魚,在外人看來無比複雜的過程,對于餘春花來說隻有三步。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12

佐料一字馬開,并不複雜的佐料,隻有三四樣,一按、一切、一放,在餘春花的手裡,它們和黃辣丁即将碰撞出火花。

黃辣丁的美味隻需要簡單的食材

豬油下鍋,用大火讓豬油發出滋滋的聲響,老豬油的香味飄散而出,倒進準備好的佐料,和黃辣丁一起翻炒,火紅的顔色裡,各式佐料和黃辣丁相互碰撞,豬油和魚肉之間相互滲透,夾雜着一抹老壇泡菜酸爽,在小小的廚房中彌漫,當香味釋放而出時,加入早已準備好的清水,大火讓水沸騰,淹沒每一層魚肉,冒出的氣泡在水面破裂,帶入酸辣的水汽,一起沸騰。

十幾分鐘後,湯汁變成奶白色,每一條黃辣丁被湯汁浸得飽滿,把黃辣丁盛出,撒上綠色的蔥花,香氣撲鼻。在整個過程中,餘春花說自己手藝的秘訣,便是對火候的掌握,還有佐料的手感,這些是時間帶來的成果。

豐都的特色美食有哪些(人文豐都縣級非遺美食)13

在我們滿滿的期待之下,沒過多久,黃辣丁新鮮出爐,香氣四溢的魚湯,讓人食指大動,舀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魚湯,這股美味讓這個春天更加溫暖。二十餘年,一碗魚湯,一條黃辣丁,餘春花對自己的手藝有着滿滿的自豪感,時間越久,她想着讓更多人的嘗到這道美食,這也是她把手藝申請非遺的初衷。

黃辣丁傳統烹饪技藝需要傳承

2021年,仁沙黃辣丁傳統烹饪技藝被列入豐都縣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來到仁沙鎮渠溪河畔,品嘗餘春花的手藝,品嘗這碗有着記憶的魚湯。對于餘春花來說,仁沙黃辣丁傳統烹饪技藝帶給她的不僅是留存小時候對味道的記憶,也是做人的道理,簡單而又真實,這是黃辣丁這道美食的真谛,也是這一方水土人們的處世之道,大道至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