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鹵煮火燒在北京人當中很受歡迎。火燒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腸、肺頭剁小塊,從鍋裡舀一勺老湯往碗裡一澆,再來點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火燒、豆腐、肺頭。
2、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其中味道最厚重的還是小腸。腸酥軟,味厚而不膩,沒有任何異味。偶爾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滿口脂香。
3、因為是老湯的緣故,口輕的人如果覺得湯口有點鹹,可以向店家要些白開水兌入湯中。
4、鹵煮火燒的起源有不同說法,其中之一是滿族信奉薩滿教,并且以烏鴉作為神,因為傳說烏鴉救過祖先的命。這個應該是事實,在饑荒的時候烏鴉在的地方必有動物屍體。所以滿族祭祀的時候要以動物脂肪,内髒(主要為野豬)放入大鍋熬制(這些都是烏鴉愛吃的),祭祀完畢後衆人分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鹵煮。後由宮廷廚師傳入民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