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發現,蔬菜大多都漲了,唯有雞蛋的價位還是處于親民級的,都沒變過!
看來還是雞蛋最抗打,安排
這道酥黃菜是東北流行的家常菜,最早的名字叫“酥白果”。白果,也是晚清時期對雞蛋的叫法。
後來更名為“酥黃菜”,也從大飯店流入到民間飯館,成了宴席上的壓桌菜。
名氣雖不如鍋包肉、地三鮮那樣大,但吃過它的人,都贊不絕口的!
聽名字多少有點好奇,這金燦燦的三角塊,會是什麼味兒呢?
要是我将它稱為“拔絲雞蛋”,大家就有譜了。
做法頗有趣,先攤個蛋餅,再裹層粉漿下鍋,煉一層“金鐘罩”。端上桌時,便成了一盤小金山。
“咔呲”一咬,裡面竟然是空心的!
- 食材準備 -
雞蛋2個(100g) 玉米澱粉50g(加50g清水調成水澱粉) 白糖50g(加50g清水熬糖漿) 黑芝麻2g 白芝麻2g
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制作步驟吧
1.玉米澱粉倒入碗中,加入清水調成水澱粉。
磕入2個雞蛋攪拌均勻,過篩。這裡将調好的雞蛋液預留約30g出來備用,其他的雞蛋液用來煎成蛋餅
2.熱鍋刷油,倒入雞蛋液小火煎成餅狀,趁雞蛋餅表面沒有凝固,對折,使蛋餅兩面粘在一起,開中小火煎熟
*一定要等表面還沒凝固就要對折,才能讓兩面更好的粘合哦
3.蛋餅煎好後取出放涼,改刀切成三角形,倒入剩餘的雞蛋液中拌勻備用
4.油熱100度,下入裹了蛋液糊的雞蛋餅,随着油溫升高炸至鼓包,炸好後撈出備用
*這裡用中火炸,需要一邊炸一邊用勺子不斷淋油淋在蛋餅上哦
5.另起一鍋,倒入白糖,加入清水,中小火熬制稍微有焦糖色,關火倒入黑芝麻、白芝麻拌勻
最後倒入炸好的蛋餅翻拌均勻即可
剛出鍋,一個個形狀膨得鼓起來,可愛有趣。
金黃亮澤的拔絲脆殼,好像給這菜加了個buling buling的濾鏡,更加誘人了!
趁熱夾起一塊,拉扯出幾縷金銀細絲,袅袅舞動。
顧不上燙嘴一口吃下,酥中帶着香脆,口口空心~
細心點看,又不全是空心的,裡邊還分出了層次。
一層酥殼,一層蛋皮,好聞的蛋香味直蹿鼻尖~
拔絲的焦糖殼裡面貼着薄薄的蛋餅,經油炸後,蛋液凝固,香中帶韌~
吃着有點沙琪瑪的味道,但是它又更酥一些。
縷縷糖絲入口,立刻就融在嘴邊,酥香清甜,絲毫不覺油膩。
嚯嚯雞蛋,不妨來試試這個新吃法!
小主提示:
1.下入蛋餅時的油溫不宜過熱,避免油溫太熱無法鼓包哦2.煎蛋餅用中小火煎即可,不用等蛋餅表面凝固再對折,這樣蛋餅會分層粘不到一塊去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