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教你做美食,每天一道不重樣,簡單家常,喜歡你就關注我吧!
泥鳅
“天上斑鸠,地上泥鳅”,這說明了泥鳅真的是非常好吃和受歡迎。泥鳅又叫魚鳅、泥鳅魚、擰溝、泥溝婁子。
泥鳅農村的朋友小時候應該都捉過泥鳅,很滑抓不住,要捉它隻能用手捧。泥鳅生活在河流、湖泊、溝渠水田、池沼等各種淺水多淤泥環境水域的底層。
泥鳅的生存能力比魚強多了,水池或者冬水田幹涸的時候,泥鳅潛入泥中還能繼續生存,隻要泥土保持濕潤,它就不會死亡。
泥鳅肉質鮮美,富含蛋白質,還有多種維生素,所含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常食泥鳅可以保護血管,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含有的某些維生素比其他魚類高,如維生素A、C及B族維生素,經常食用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市場上的泥鳅多是人工養殖的,價格也比較便宜,我們那12塊錢1斤;而野生泥鳅非常難得,可以說是有價無市。
泥鳅的做法很多,可以香煎,可以煮湯,可以鐵闆燒,可以做火鍋,還可以炒菜吃。
今天我們分享泥鳅最好吃的做法,又香又酥超解饞,比飯店好吃百倍。
食材:野生泥鳅,青紅辣椒,香蔥,生姜,大蒜,洋蔥
下面是詳細的做法步驟
第一步:泥鳅買回家如果不急着做菜,我們可以先把泥鳅放到清水裡養幾個小時,讓泥鳅吐一下泥沙。
在處理泥鳅之前,我們還需要一個步驟,這是因為泥鳅非常滑,鮮活的泥鳅不好處理内髒。
把泥鳅放入盆中,加入一勺食鹽,然後蓋上蓋子,等待3-4分鐘,把泥鳅嗆暈,(用高度白酒也可以。)
3-4分鐘後,我們打開蓋子,泥鳅已經嗆暈了。
加入适量的白醋,用手把泥鳅的粘液抓洗幹淨。抓勻後用清水清洗幾遍。
處理泥鳅根據地域不同而不同,有些地方給泥鳅開膛去内髒,有些地方在泥鳅頭部的下方開一個口子去内髒。
泥鳅的頭要不要?這個根據你自己的喜好,有人就喜歡吃炸香的泥鳅頭,而有的人認為泥鳅的頭沒有肉,吃起來發苦,所以去掉了。
處理泥鳅最好用一把廚房專用的剪刀,沒有剪刀用小刀也可以,用剪刀把泥鳅的頭部去掉,然後用剪刀把泥鳅剪開,去除泥鳅的内髒。泥鳅内髒有一個黑色東西叫苦膽,這個一定要去掉,如果不去掉的話,吃起來就是苦的,而且有腥味。
切點姜片,姜片切薄一點
準備一個蔥結
加入适量的料酒,我們用手擠出蔥姜汁來
把泥鳅裝入一個大碗中,蔥姜汁倒入,再加入一勺辣椒醬,用筷子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讓泥鳅入味。
10分鐘後泥鳅裡加入一個蛋黃抓勻
抓勻後加入适量的生粉再次抓勻,讓每一條泥鳅都裹上生粉。
加生粉能鎖住泥鳅的水分,讓泥鳅肉質滑嫩好吃
幾個大蒜切末
青紅椒切丁
四分之一個洋蔥切丁
切點蔥花
第二步:熱鍋加入寬油,因為要炸泥鳅。把油燒至冒青煙,用筷子試一下冒泡就可以了,把泥鳅一條一條依次放下去炸,不要一次性倒入,那樣會沾在一起,泥鳅會不完整
泥鳅全部放進去後開中小火炸,炸4-5分鐘後控油撈出
把油溫升至7成熱,我們把泥鳅放入複炸一次,把泥鳅表皮炸酥炸脆,複炸的時間不要太長,1分鐘就可以了,時間長了泥鳅就糊了,1分鐘後泥鳅已經炸的金黃酥脆了,控油撈出
第三步:鍋中留底油,把姜末,蒜末,辣椒放入 爆香
料頭爆香後把炸好的泥鳅放入翻炒
翻炒均勻後加入适量的椒鹽粉,
翻炒均勻後最後加入蔥花,翻炒幾下即可出鍋裝盤
又香又酥的椒鹽泥鳅就做好了,鮮香美味,比飯店做的好吃多了,喜歡你也可以試試。
總結一下:
1.處理之前先加一勺食鹽,把泥鳅嗆暈,然後加入白醋,把泥鳅身上的粘液清洗幹淨,這樣就好處理多了。
2.泥鳅無論大小,一定要把内髒去掉,尤其是把泥鳅的苦膽要去掉,否則泥鳅吃起來就是苦的。
3.第一次炸的時候要用中小火炸,炸4-5分鐘,複炸的時候把油溫升高,然後炸1分鐘,這樣炸出來的泥鳅香酥好吃。
小貼士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泥鳅。特别适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小兒體虛盜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長發育。
要注意的是:有風濕病的人不要過多食用泥鳅,因為泥鳅中含有很高的尿酸成分,被人體吸收後,會在關節處形成尿酸的結晶鹽,會使風濕病症的狀況加重。另外泥鳅是偏寒性的食物,孕婦也要盡量減少食用。
不宜和泥鳅一起吃的食材:
泥鳅不宜與狗肉、狗血同食。
螃蟹與泥鳅相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
毛蟹與泥鳅相克同食會引起中毒。
泥鳅不能與黃瓜同食,同食會不利于營養的吸收和消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