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微染
新華社簽約攝影師;視覺中國圖庫簽約攝影師;星球研究所特約攝影師;《這裡是中國》圖書作者之一;福建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攝影作品及人物采訪登上中央電視台地理發現欄目、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在美國國家地理微信公衆号發表專題作品。
公衆号:微染攝影
微博:劉微染
建瓯是福建最早設縣的四個縣之一,也是福建最早設置的府—“建州府”。福建的“福”字來自福州,而“建”字就來自建州。周末來到這個千年小城遊玩二日,方知小城大有内涵,這個有着1800多年曆史的縣城,古建多多,小吃多多,紅色、生态、人文、美食,一個都不少。下面就獻上我徒步二日走深走透這座小城的必打卡點,一起領略這座安靜又典雅好吃又好看的小城風采~
鼓樓
為什麼是鼓樓?因為她就在小城的正中,是小城的建築地标,也稱為“五鳳樓”。夜幕時分,燈光亮起,城區瞬間添了幾分莊重典雅。
鼓樓采用明清重檐歇山式建築風格,寬26.5米,縱向長17米,高28米,雄偉壯觀。巍峨聳立。主樓有雙層飛檐、四圍紅柱和雕梁畫棟,極富古城風韻。樓的南北兩面懸挂牌匾,上書"雄鎮南天"、"恩迎北極"。
鼓樓目睹了建瓯千年變遷的滄海桑田,已成為建瓯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築和重要景觀。這第一站,必須給鼓樓。
地址: 建瓯城中心人民路
北辛街
穿過鼓樓,就是北辛街,很有煙火氣息的老街。北辛街與鼓樓後相接,兩邊各有一個古老的牌坊,很有曆史滄桑感。老街店鋪林立,很适合掃街打卡。
林雄莺小吃店的大腸粿
這個是第一個推薦的小吃,就在北辛街上,而且味道确實很贊。不過隻有上午營業,賣完就沒啦,所以可以早點來吃。
說實話一開始我是拒絕的,這麼一桶糊糊的都是些啥?可是,吃完才知道,真香。這家老字号的林雄莺大腸粿,肥腸鹵得十分美味而且無任何異味,配上軟糯Q彈的米粿,我不是肥腸愛好者都吃完了一碗,喜歡這一口的千萬不要錯過!
地址:建瓯市北辛街61号
價位:10元一碗,也可以要小碗,比如2塊錢的粿,5塊錢的大腸,随意組合。
三家村扁肉
同為“建”字号老牌子的三家村扁肉,和林雄莺小吃店一樣,是建瓯市小吃辦正式授牌推薦的名小吃示範店。走進這家扁肉店,迎面這位先生的大扁肉驚到我了,扁肉……還能這麼大這麼有料?
坐下來吃一碗,親自鑒定下。确實皮薄肉多且緊實有彈性,湯水不膩又滋味豐富,可以說是一碗很優秀的扁肉了!
地址:解放路71号
價位:10元起還有各種其他小吃
通仙門
吃完三家村扁肉,可以散步到江邊消消食,順便看看通仙門的夜景。
從解放路走到通仙門,也就幾分鐘的路程,和市民打聽下方向就知道了。
建瓯通仙門是建瓯現存的四座古代城門之一。城牆高8.5米,拱形門孔高4米,進深23.85米。現存牆體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所建。正面門洞上方石匾額上陰刻楷書"通仙門"字樣。
城門頂上有一座唯一存留的城樓,建造結構,象鼻鬥拱,保留着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通仙門前還有一座馬可波羅的雕像,當年他來過這裡,并在世界旅遊史上為建瓯留下了贊歎的一筆,可惜剛下過大雨,馬可波羅先生獨伫江邊無法靠前,我決定明早再來仔細看看通仙門。
第二天一早,我再次來到通仙門,一群市民正在通仙門下打太極拳,悠閑自在。
放起小飛機,看看通仙門和它的城市。
地址:建安街道倉長路
雲際山公園
雲際山公園也是建瓯的打卡點之一,公園總投資2億元,分曆史人文景觀區、親水景觀區、三清休閑景觀區、雲際攬勝景觀區、公園景區、森林生态修複等等。
公園裡有一條木棧道,長1211米、寬3.5米,叫雲際山棧道,漫步森林,呼吸新鮮空氣,還可以俯瞰市區景色,也可到達水南塔遊玩。
最有特色的是這個玻璃棧道,行走之間,有穿雲禦風之感,建議去試試哦~
光孝寺
光孝寺離雲際山公園很近,下山之後,可以到光孝寺遊覽。
南有開元,北有光孝,可見光孝禅寺在閩北的地位。這是八閩著名佛寺之一,始建于六朝陳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迄今已有1430餘年曆史,标準的千年古刹。比泉州開元寺(始建于686年)早百餘年,比鼓山湧泉寺(始建于780年)早二百餘年,這是一座曆史悠久,規模宏大,環境清幽,景緻雅奇的古刹大寺,被譽為福建佛教之發祥地,在福建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這是一座讓我驚豔的寺廟,古老,安靜,質樸又飽含曆史,這是一座寺廟最好的樣子。
光孝寺有三件寶貝:《南山略記》寺史一冊、《光孝寺重修大雄寶殿記》《光孝寺徵稽序》碑帖一塊、一面一千多歲的大聖鼓。強烈推薦去光孝寺尋寶訪古,你會和我一樣,喜歡上這個寺廟。
地址:位于建瓯市城南約1公裡處
安泰雙李記店
芋餃
午飯時間到,此時又到了老字号時間,建瓯的芋餃值得一嘗。
建瓯的芋餃不同于北方的水餃,它是用芋子做成皮再包上餡,芋餃個頭小小的,用手捏成,不選用芋頭而用芋子,細膩軟糯、嫩滑而有粘性。吃起來既糯又柔,滑溜可口,可吃湯煮的,也可吃炒的,味道都不錯。
地址:建瓯市中山路208号
價位:8元一碗
孔廟
逛孔廟時忍不住和朋友分享:我真沒想到建瓯的孔廟有如此規模,其精美程度大大超出我的預期,個人認為比北京的孔廟還更美!
後來我想,也确實,這畢竟是一個福建曆史上出進士最多的縣,小小山城,文風蔚然,尊師重教,必然是頭等大事。
建瓯孔廟,即原建甯府學文廟,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廟内尚存明嘉靖年間摹唐吳道子繪孔子像碑刻,以及禦碑三方。
地址:倉長路163号 無需門票
東嶽廟
東嶽廟不僅是目前福建省也是華東六省為數不多的古代道教建築之一,始建于東晉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迄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又稱東嶽行宮。
東嶽廟錯落有緻,規模宏大,就其主體建築"聖帝殿"的規模、形制以及文物價值而言,堪稱全省僅見。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處亦是福建日報的創刊地。
地址:陽光假日酒店附近,導航可至。無需門票
逛完10個景點,可謂是收獲滿滿了,回家的時候帶點啥好呢?
伴手禮推薦——禮富闆鴨店闆鴨
建瓯闆鴨久負盛名深受青睐。走進闆鴨店,這一隻隻色澤鮮豔,芳香撲鼻的闆鴨就是最好的廣告語,雖然此時推薦的是伴手禮,但前來店裡選購的多是當地市民,可見闆鴨在當地受歡迎的程度。
地址:建瓯市倉長路103号
伴手禮推薦——旺弟光餅
建瓯光餅的有名程度應該不用多介紹了,到了建瓯,不嘗嘗光餅,不帶些光餅回去,似乎去了一個假建瓯。
城區亦有很多光餅店,選擇投眼緣的買便是了,口感大同小異,但如果想買老字号的光餅,就可以找這家旺弟光餅。
餅坯貼在火爐壁四周,炭火烤就的光餅白色微黃,餅面光澤看了就讓人食指大動。
我買了兩種,都很好吃,味香鹹脆,越吃越有味兒。
地址:建瓯市瓯甯路興泰街33号
兩天的行程滿滿當當,但依舊意猶未盡,除了城區之外,建瓯的城郊也隐藏了不少旅遊寶典,希望下次能有機會再去探尋!
疫情防控小貼士
一、合理安排出行。請持續關注官方新聞媒體發布的疫情風險提示信息,動态了解中、高風險地區範圍,近期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高中風險地區。
二、入(返)閩人員主動報告。凡近14天内有中高風險地區及重點區域旅行史人員,入(返)閩後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村居)、單位、住宿酒店報告;要主動配合當地疾控部門和社區的調查登記、樣本采集、日常健康監測、居家健康隔離、集中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
三、增強個人防護意識。要做好個人防護,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注重咳嗽禮儀,使用公筷公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做好公共場所防護。出入公共場所時要科學佩戴好口罩,積極配合做好體溫測量、健康碼和疫苗接種情況等查驗工作,盡量避免和減少到室内人員密集的場所;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适當的人際距離。
五、減少不必要的聚集。不舉辦人數較多的聚餐聚會,避免在密閉空間聚集,活動盡量簡短并注意開窗通風。參加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杜絕帶病聚集。
六、出現症狀主動就醫。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者,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别口罩,及時到就近具有發熱門診(診室)的醫療機構就診排查并進行核酸檢測。
七、主動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能夠降低感染率、住院率、重症率和病死率。符合條件的市民應主動到當地疫苗接種點有序接種疫苗,也可以就近到接種點預約接種。
以上圖源:@福建日報
轉載來源:微染攝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