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體内濕氣重 教你一妙招

體内濕氣重 教你一妙招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8-01 10:08:11

  艾灸是中醫理療的一種基本形式,很多人也許都不知道,這種艾灸要比針灸效果強很多,而且有一些藥物治療不好的疾病,通過艾灸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來去除疾病。艾灸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方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通過艾灸做身體護理,能夠讓身體維持正常的活動,讓全身血液變得活躍,有利于調節人體健康,還有利于消除疾病,讓你的身體不再那麼疲憊。在任何高溫情況下,艾灸都能迅速進入人體内部,即使内部有很多疾病細胞,通過這種方式,讓身體的血液在全身迅速流通。

  體内濕氣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緻。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于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内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體内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困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欲、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冬天的寒濕更讓人難受。

  1、拔罐。

  選穴:足三裡、梁丘、伏兔、髀關、水道及中脘(胃的募穴)。

  治療時間:20分鐘。每日一次,15天為一療程。

  2、艾灸。

  胃脾除濕: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如果體内濕氣很重,腸胃不适,可每日或隔日1次,連續施灸2—3周。養生保健可每周1—2次。

  頭暈頭痛、精神不振:臨睡前用溫熱水泡腳10分鐘,擦幹後上床仰卧,由他人将清艾條點燃,對準足底湧泉穴施行溫和灸,雙足每穴各灸15—20分鐘。每日1次,7日為一療程。

  補腎固元:用艾條灸關元穴5—10分鐘,或用艾罐灸30—40分鐘。長期施灸有理氣和血、補腎固元之功效,能治療濕熱滞下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各種病症及婦科疾病。治療疾病隔日1次,連續施灸1個月。

  3、刮痧。

  ①、陰陵泉穴

  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勢,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内側,在胫骨内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處于胫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作用:體内有濕就容易感受外濕,别讓體内濕邪太大,除了外散還要内化一部分。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濕邪的作用,還可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洩瀉、水腫、膝痛等。

  ②、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側,髌底内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内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将腿繃直後,會在膝蓋内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作用: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濕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狀況。

  ③、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緣二橫指(拇指)。作用:中醫認為濕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濕、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裡濕邪較盛的人群,可輔助緩解痰濕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秘、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艾灸療法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藥物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法。

  一、療法:

  用梅花針在患處點刺,然後在患處拔罐,出一點淤血,再在患處進行艾灸。艾灸患處為主,同時可兼顧艾灸大椎,膈俞,曲池,血海,肺俞,合谷。上述穴位不要求每天都灸到,但是您可以每天選擇性的艾灸2-3個穴位。一般在點刺後的病竈上施灸,會促使新陳代謝,用艾灸可以在這裡輸入正氣,逐漸引邪外出。

  二、注意事項

  切忌用艾灸罐在濕疹的部位施灸,一定要用艾條在點刺後的患處施灸,而且皮膚病施灸要用好一點的艾條。艾條懸灸和皮膚保持一段距離,比在患處扣艾灸罐要強很多。如果在患處扣艾灸罐有些人這裡的濕氣排不出去,會越灸越重。就是灸皮膚病記住一定要用艾條懸灸。

  最後,用艾灸療法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如果對艾灸療法有疑惑的患者,可咨詢專業醫師,進行治療。

  祛濕食療

  1.小米:小米不含麸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于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

  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于美白。

  2.糙米: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有助于排毒。

  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來一杯糙米豆漿是不錯的排毒方法。

  3.蘿蔔葉:蘿蔔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質,有促進食欲、活潑腸道的作用,也能改善便秘。

  将洗淨瀝幹的新鮮蘿蔔葉打成汁,再加入少許蜂蜜一起飲用,常喝可排毒和保健。

  4.川七:川七葉片含有降血糖作用的成分,并能治療習慣性便秘,減少身體負擔。

  川七葉、西紅柿、苜蓿芽、黃甜椒、奇異果等蔬果,加上綜合堅果與少許的百香果汁或蘋果醋混合打成汁飲用。

  5.醋:醋有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可排出體内的酸性物質消除疲勞,還有利尿通便的效果。

  每天早晚用過餐後,各喝一次稀釋過的醋,适量飲用有助健康。

  6.紅豆: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

  可在睡前将紅豆用電鍋炖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将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怎樣去除體内的濕氣呢?還得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内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内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緻濕氣攻入脾髒,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2招:飲食清淡适量

  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産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