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在杭州能吃到什麼好的?
不少人會好奇,
現在拿100元出去吃飯
根本吃不到幾樣菜
今天就讓小編帶你領略杭州這25家街頭小吃
好吃又不貴
花100元就能吃到撐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按照首字母序列排序)
寶美點心
寶美點心門頭不大,寥寥幾張桌子,吃客們大排長龍,門庭若市,座無虛席。繁忙的早餐時段,隊伍分分鐘排到門口。
寶美點心的招牌蔥煎包,個頭迷你,堅持老面發酵,新鮮豬肉剁餡兒。煎包放入煎鍋中,褶子朝上底兒朝下,待到噼裡啪啦作響,撒上細切的香蔥。燙口的小煎包,一抹金黃脆底,又脆又香,風味獨具。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城頭巷108号
陳八兩面館
一碗好面,八兩食材 便是陳八兩店名的來源。店裡的面條是純手工的軟糯筋道的半粗面,分量很足,食材也很新鮮,當然味道也對得起這個價格。
老酸菜牛肉面 是店裡的招牌,牛肉大份、澆頭量足、面條爽滑 ... 這都是食客們一吃再吃的理由。牛肉酥軟不爛,酸菜酸爽香醇,配上濃郁的湯頭和軟糯筋道的手工半粗面,滋溜一口嗦進嘴裡,好不快哉。
地址:杭州市光複路140-1号
德泓面館
每個浙工大學生,都一定不會陌生這碗熱幹面。“杭州最好吃的熱幹面。”這是吃過的人笃定的評價。
畢業一年,不時聽到有人說起這家店,還有種隐約的自豪感,就像是自家食堂一樣。慶幸這家店一直都在,尋着記憶裡那個味道,還能再去德泓吃一碗面。
熱幹面必須使用堿面來制作,拌以香油、麻醬、花生醬等豐富的醬料,香味濃郁,口感順滑,雞絲熱幹面、豬肝熱幹面、雞雜熱幹面都是不錯的選擇。
地址:杭州市上塘路261号
方老大馄饨
一碗暖暖的馄饨,杭州人尤為喜愛。秉承着用料實在、價格實惠,來吃方老大馄饨的人越來越多。看店裡面的菜單,鮮肉大馄饨10個隻要12元。
店裡的口味除了鮮肉以外、還有蛋黃、蝦仁、芹菜等,各種拼,同時滿足一口氣吃不同口味需求的你,關鍵是你要吃得下。他們家馄饨也超級大,10個馄饨足以讓一個1米9的壯漢吃飽了。
馄饨純手工現包,店裡面的趙阿姨說,自己一天大概要包130斤的馄饨皮子,也就是要包5000個馄饨。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撫甯巷50-1号
複興面王
複興面王,不在複興,在朝晖。
飯點來時,不排個半小時都吃不上這一碗面。明檔廚房,菜單黃底紅字,擺放在正中間,想吃什麼自己先想好,待會直接跟燒面阿姨說。
熱火朝天的一碗面,要起3次油鍋:加起來也不過一、兩分鐘,大姐們一氣呵成,第一次去的客人可能會看呆。這樣做出來的面,怎麼可能難吃?
地址:杭州市河東路178号
家暄面館
雖說是面館,但除了招牌的拌川之外的杭幫小炒也非常好吃。菜的分量挺足的,且價格實在,可以算是周邊寫字樓裡上班的人的食堂了。工作日中午,三四人點上一桌菜,或者一兩人來點上一碗面,都可以。
地址:杭州市日新橋弄3号
開元燒賣
從在居民樓裡的小作坊,搬到了臨街店鋪,環境更寬敞整潔了。
老闆韓傑曾經是食堂的廚師,據說有的單位高薪聘請他去都不肯去,就喜歡在家做燒賣,圖一份自由自在。
每桌必點的鮮肉筍丁燒麥,圍成圈“站”在蒸籠上。燒麥是用高筋面粉揉的皮有點兒厚度,也筋道許多。
地址:杭州市青年路46号
來師傅面館
來師傅面館1995年就有了,中間浮浮沉沉之後,來師傅最後選擇了在高校重新起步。
餃子和牛肉面是店裡招牌。餃子最暢銷的是三鮮和豬肉白菜兩種,雖然“三鮮”沒ISO标準,可以自由發揮,但來師傅的三鮮餡兒真的很特别,竟然是韭菜、豬肉和雞蛋的組合。
至于牛肉面,主要是便宜,因為出了學校,就吃不到料這麼足的牛肉面了,而且隻賣19元。
地址:杭州市文瀚路163号笨笨熊美食城
老楊小黃魚
從玉皇山的梧桐樹下,到海運國際3樓深夜食堂,再到轉塘高深莫測橋洞下,最後落腳在老餘杭,老楊小黃魚可以算的上杭州夜宵界的一個傳奇。在無數個深夜,創造了排隊3小時的夜宵神店。
招牌自然還是小黃魚啦,黃魚上桌賣相很體面,魚皮微黃不焦,咬起來緊實帶點兒脆口,魚肉嫩而帶汁,老楊的手藝自然差不了。
妹子每次都是奔着小黃魚去的,但是也有朋友說他們家的羊肉串、羊排對比小黃魚有過之而無不及,“肥瘦相間,水份和咬勁保持的很好”。其他什麼掌中寶啊、闆筋啊……每個人撸串都有自己的一本食單。
地址:杭州市向往街268号樂時城一樓
李漁和他的兩頭烏
這家店,名字有點怪,但蘭溪人一看,心裡就有數了——這是吃家鄉小吃的地方。
李漁,浙江蘭溪人,明末清初著名戲劇家、文學家,同時也是設計師、旅行家。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又會吃,又會玩的人。“李漁和他的兩頭烏”,來自于幾位有情懷的蘭溪創業者,他們常年在外很少回老家,索性在杭州開了店。
既然是做地道的蘭溪小吃,那用料必然要求正宗。店裡大多選用優質的兩頭烏豬肉。配料也都是來自蘭溪當地,醋、醬油都是用古法釀造,連店裡用的是白辣椒,也都是蘭溪地裡種的。
地址:浙江杭州鳳起路416号
龍翔裡小吃街黑色經典湖濱店
龍翔裡小吃街是看西湖音樂噴泉的必經之路,吃貨們在這裡買好小吃,很快就能走到西湖邊,這裡位于湖濱核心商圈,人流量大到可怕,想不紅都難。很多吃貨聞到味道,就走不動了,必須停下,來一份解饞。
隻有資深吃貨才知道,這家店早先開在龍翔橋地鐵口,是家十年老店,在杭州早已“臭”名遠揚。
黝黑的臭豆腐,炸到焦脆表皮,用筷子夾破表面,先加入特制的醬料,再灌入湯汁。
一口咬開蓬松酥脆的外皮,湯汁立馬溢出來,豆腐的内部鮮熱細嫩,又香又辣又入味,讓人大呼過瘾,絕對是吃了還想吃。
地點:杭州市延安路245-1号
楠哥煎餃
楠哥煎餃,老底子就是大學路煎餃。要去吃建議錯峰出行。
楠哥煎餃的皮比較薄,焦焦脆脆的底吃起來特别有滿足感,一口咬下去肉汁不斷往外冒。
關于這點,我周邊的有些同事就覺得楠哥餃子太油了,而嫌棄。但我覺得,煎餃不就是要吃這個油麼,幹巴巴的有什麼好吃的。有一次中午外出辦事,看到同事騎着小電驢,打包了100個餃子回來。
地址:杭州市建國中路130号(14點以後不營業)
胖子燒餅
胖子燒餅開在浙大西溪校區附近,20多年間,它收藏了一撥又一撥學生客的青春記憶。從早到晚,長長的排隊隊伍中總少不了身着校服的少男少女。也有不少學生,畢業了、工作了、甚至出國了,仍會時不時回來再吃個燒餅,和老闆唠個家常。
燒餅一定要趁熱吃。經過一陣密閉的烘烤,面餅由白色變為微黃色,身形也從扁平狀腫脹成了渾圓的模樣。趁熱咬下去,五花肉的鮮嫩、梅幹菜的香醇、面餅的酥脆與溫熱,都一齊交織在嘴裡,頓時讓人熱血沸騰,正如青春一樣。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233-8号
榮鮮面館
原先在錢江路上,榮鮮面館每天門口都會排起長隊,許多人會慕名前來,隻為尋找那記憶中的杭州老味道。榮鮮面館的“鎮店之寶”,就是這碗酸菜魚片面,之前在錢江路上的老店,一天桌面就要用掉150多斤黑魚片。還有有一個住在塘栖的美女,每周六晚上都過來吃酸菜魚片面。
大葉芥菜腌制的酸菜和批得厚薄得當的黑魚片就是這碗當紅酸菜魚面的主角。由酸菜和魚骨精心熬制的濃稠酸辣湯底,襯着飽滿亮澤、雪白微卷的黑魚片,入口緊質,白嫩鮮滑,還帶着筋道的Q彈口感。點一碗熱湯面,就着周圍地道的杭州話下肚,身上的寒意盡消,肚子裡都是滿足。那還多說什麼呢,拿起筷子,吃面!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郵電路46-3号
堂口老齊生煎
老齊,一個渾身散發着油煎香氣的男人。每天在跟生煎包、煎餃、馄饨...打交道。
老齊的配方,手擀的皮子,兩邊薄中間厚用上好的豬夾心肉 秘制皮凍做煎包煎餃,用明火煎,味道一如既往的鮮。
一隻煎餃的重量必須把控在22g以上,基本控制在夾心肉15g,面皮9g,多年的經驗使老齊的雙手就像一杆秤一樣。
地址:拱墅區夾城巷11号
溫州湯團店
有着近百年曆史的溫州湯團店,是不少杭州人的味蕾記憶,多年保持24小時營業的傳統。招牌麻心湯圓,一碗8個。湯圓個頭實在,外皮糯而不黏牙,輕咬一口,黑黝黝的麻心餡子,香燙可口。
肉湯圓是橢圓形的,前端還會捏出個小尖尖,5個一碗。咬了兩口才咬破,肉茸一出來,才發現,還夾了黑芝麻呢。
别被溫州湯團店的名号“迷惑”啦,其他還有更多小吃可供選擇。新華路現在還提供點菜服務哦,建國路新店甚至還有燒烤!
新華路店:杭州市新華路14号
建國路店:杭州市建國北路240号
吳山烤禽
在杭州,說到吃雞,一定會想到最接地氣的吳山烤雞。
1985年開業的吳山烤禽,在杭州人心中占據着重要的位置。每次路過吳山路,無論刮風下雨,吳山烤禽的小店門口一定大排長隊。
剛剛出爐的烤雞外皮酥嫩,肉汁裡散發出香菇、香蔥的清香,吃完常常忍不住要把手指頭再舔上幾遍。 在很多老杭州的眼裡,吳山烤雞的味道,一直是記憶裡最饞的味道。
地址:杭州市吳山路62号
夏記燒餅
夏記燒餅,開到雙菱路已經第10個年頭了,門店面積不過十來平米。3個烤爐,一張操作台,2台冰箱把這家小店擠得滿滿當當。
店裡最受歡迎的是蔥肉小燒餅,還一定得是辣口的。老闆夏金泉說,“這才是衢州特色。”每天一袋50斤的面粉用完的。有個老客,每次回美國前都要來這打包100個帶走。”平均一天要賣出2000來個小燒餅。
地址:杭州市雙菱路115号
逍遙湯府·張迎芸小吃店
逍遙湯府是被《舌尖上的中國3》帶火的一家小店,節目播出以後,大批吃貨深夜驅車趕到城北祥園路,就為喝上一碗店裡的胡辣湯。
逍遙鎮胡辣湯是中華風味名吃之一,源于河南北舞渡胡辣湯和河南周口市西華縣逍遙。主要食材是肉丁、豆筋、面筋、粉條。
杭州這家上了《舌尖3》的胡辣湯所有調料都是從老家運來的,面筋、湯料等等都是胡辣湯協會指定的,完全依照逍遙鎮的标準。
一碗小小的胡辣湯經過20多種香料的細心調味。透亮的面筋加上香濃的骨湯,開鍋後真的是香氣撲鼻,讓人很有食欲。
地址:杭州市祥園路205号
小狗面館
據說沿着高架,北至勾莊,南至聞堰,幾十公裡路趕來吃小狗面的人,不在少數。每天早上等面的隊伍排得老長,中午就更不用說了。
來此處吃面的顧客有一個特殊習慣,他們大多會在點單後,自覺地找來兩張闆凳,然後排隊,一手付錢一手拿面。面到手後,在一張闆凳就坐,将面放于另一張闆凳上,絲毫不顧及形象,坐在店門口前的小闆凳上哧溜哧溜吃得正香,也毫不理會過往行人的眼光。來這裡吃面的食客都不拘着環境,裡面沒位子?門口拖起一條闆凳就能吃的盡興。
地址:杭州市複興南街113号
咬強羊肉面館
說到咬強,杭州吃貨的青哥曾經多次帶領吃貨們,驅車1小時奔襲桐鄉,就為吃碗羊肉面解饞。現在杭州也有了,就開在清泰街上。
在桐鄉,“咬強”就是美味羊肉的代名詞。他家羊肉的味道,是小鍋炖不出來的。羊肉都是農家用草料喂養大的湖羊,必須是12至16個月之間的公羊,這時的羊處在生長期,而且公羊好鬥,肉質相對更加結實;羊肉不能落地,也不能用水洗,洗過鮮味就沒了。
面條和羊肉每天隻要1小時就可以從桐鄉運到杭州,這種很細的面條,30秒就能出鍋,煮出來筋道又入味,特别适合做羊肉面。
地址:杭州市清泰街527-1号
遊埠豆漿
遊埠豆漿在早餐界的地位那可是杠杠滴~在城隍牌樓巷紮根20多年,現在又把簡單的鹹漿油條開進了西湖邊的商業綜合體。
招牌鹹豆漿6元一份,無鋁脆油條4元,蔥油餅4元,一套14塊,就能吃上豆漿 油條 燒餅的組合。
考慮到需要同步商場的營業時間,新遊埠豆漿除了早餐檔,還提供午餐和晚餐,同時增加了約20款新品,有“主打蘭溪味道”的蘭溪牛肉面,還有杭州人喜愛的拌川和鐵闆面。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嘉裡中心北區4棟B1層NB109美食彙内
知味觀
作為杭州人熟知的中華老字号,知味觀由孫翼齋先生于1913 年創建,至今已有103年的曆史。聞香下馬,知味停車!
“知味觀”名字的由來是當時創始人孫翼齋在店前寫下的“欲知我味,觀料便知”八個大字中取下“知”、“味”、“觀”三字組成。
說到知味觀,不得不提他家的當家點心“知味小籠”。作為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推薦美食,知味小籠一直美譽在外。薄薄的一層皮,十八道紋路分明的褶子,收口似鲫魚嘴。夾起小籠包一提,皮驟然下墜,包裹住更豐富的湯汁,紋絲不破,咬下去,一口滿足。
地址:杭州市仁和路83号
祝家馄饨
白天,從店門口路過時匆匆瞥一眼,價格牌上的菜單普普通通,絲毫不覺得有什麼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讓你停下腳步。
可是,一到夜裡,這個小店就變得精神抖擻。客人進進出出,吆喝聲此起彼伏,空氣裡彌漫着豬油和鹵味的溫潤香氣,店裡的客人吃得悠哉悠哉面帶滿足,店外也或坐或站到處是人,既有等位的客人,也有不少等着拿貨的外賣小哥,小小的弄堂裡完全就是另一番充滿煙火氣的熱鬧景象。
店裡賣的東西種類不多,如果是第一次來,通常隻會點價格牌上的馄饨、煎餃、牛肉和拌面,知道點茶葉蛋、千張包、豬腳、雞爪、大排、拌川、片兒川的客人基本都是回頭客。發現這些隐藏菜單固定過程就是,吃着吃着發現隔壁桌的人吃啥這麼香,也來一份嘗嘗吧。
地址:杭州市江城路412号
來源:杭州吃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