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裡做,鍋裡盛,鍋邊吃。
對于冬天的吉林而言,鍋是美食的來處,也常常是美味的歸途。由于天氣寒冷,寬盤淺底的盤碟散熱太快,不利保溫,并不是吃喝時的首選。在火鍋甚至鐵鍋旁圍成一圈,背後是冰雪,面前有煙火,熱酒下肚,美食燙口,堪稱吉林冰雪美食的正确打開方式。
說起吉林美食中的“鍋味”美食,首先要說火鍋。當下,火鍋市場曆經發展,早已百花齊放。但論到吉林特色火鍋,總繞不開烏拉火鍋一味。
傳統烏拉火鍋以黃銅木炭火鍋為食器。鍋内用雞湯做底,結合中醫傳統食補理念,在湯中加入人參、天麻、枸杞、當歸等中藥材。煮食的肉類包括鹿、狍、豬、魚等,菜品有榛蘑、金針菜等山珍,配料有蛎黃、大蝦等海鮮;蘸料由芝麻醬、腐乳、鹵蝦醬、香油、韭菜花、辣椒油等加入野山菌。具有食材考究,營養豐富,口味均衡的特點,是從清朝沿襲至今的美食。
“鍋味”美食第二彈,要看鐵鍋炖。吉林人的冬日戀歌裡,“女主角”通常是一隻肥美的大白鵝。鐵鍋炖原本指農村地區用地鍋炖菜的烹饪方式。現代餐飲人把這種形式複制到飯店裡,把“竈台”搬進包間。衆人圍鍋而坐,用近似于“抽盲盒”的方式,在深不見底的巨大鐵鍋裡“打撈”美味。鍋下竈火畢畢剝剝燒得旺,“鐵鍋炖大鵝”“地鍋雞”“竈台魚”等一衆美味在濃郁的湯汁裡叽叽咕咕冒泡。熱氣裹挾着食物香氣撲面而來,瞬間烘熱那些穿越冰天雪地的遊客的心。
第六屆吉林國際冰雪産業博覽會将于12月18日在通化舉行開幕式。吉林與冰雪如期相逢。把開幕式選在通化,除了種種考量外,也符合遊客們“吃鍋”的現實需求——通化的酸菜很有特色。酸菜,堪稱火鍋和鐵鍋炖的絕佳配角。
洞窖酸菜是通化地區的特色産品之一。通化地區多山,山洞恒溫恒濕的環境符合乳酸菌發酵的需要,能夠讓酸菜發酵的充分,風味物質積累更充足,更容易獲得美味。
第六屆雪博會腳步漸進,還請朋友們打點行裝,快來吉林,看看冰,滑滑雪,看看火熱的鍋,嘗嘗熱氣騰騰的酸菜和大鵝……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陶連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