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幾乎家家都有,熱個飯熱個菜熱個奶,非常方便。
但是,這麼大個「箱子」,居然隻能做二手加熱……
是不是有點太浪費空間了?
▲我家原來的微波爐,299元買的
廚房電器,最近3年發展非常快。
比如洗碗機、集成竈、蒸烤箱等産品,哪怕早就被發明了,但真正在國内被主流關注,也就是這兩三年的事。
原本隻要擺個竈台,能開火做飯就行,現在有了更多花樣。
————————
長文預警:6000字
有偏見,有誤區
有參數,有比較
系統性梳理,精準化打分
台面微蒸烤,看懂本文先
圖少字多,保持耐心
————————
| 到底有用沒用?多少錢更好?
| 2個偏見和2個誤區!
所謂「微蒸烤」,指的是集成了「微波」、「蒸汽」、「燒烤」三種主要電力烹饪模式的一種新型廚電産品。
直到2018年,能實現「微蒸烤」的産品不但少,并且不被消費者認可。
2019年開始,「微蒸烤」才逐漸被更多人關注,甚至很多幾百元的微波爐也會給自己挂個微蒸烤以招攬客戶。
由于産品太新,真正用過的消費者太少,所以難免會存在很多偏見和誤區。
借着講解偏見和誤區,幫您認識真正的「微蒸烤」!
先來看兩個偏見。
偏見1:微波爐沒有用,可以淘汰
如果微波爐隻是用來熱菜熱飯熱奶,利用率确實有點低。
很多高端蒸烤箱都會打出旗号「以1抵N」,似乎隻要有了蒸烤箱就能徹底告别微波爐。
本就對微波爐利用率不滿意的我們,沒準就信了蒸烤箱的這套鬼話。
我自己在沒長期使用蒸烤箱之前,也是誤以為蒸烤可以替代微波。
但實際用了之後發現,用蒸熱菜确實挺好,不會幹燥,能更好地還原初始口感,但實在太慢了。微波2分鐘能搞定的事,蒸可能要5~8分鐘。
對于液體較多的食物(比如牛奶),微波更是快的不可思議,其他任何方式都無法趕超。
所以,不要覺得微波爐已經發明了70多年,已經「太老了」……
在快速加熱液體方面,微波沒準還能陪我們再走70年!
與沒用并行的,還有了3個小謠言:
1)認為微波加熱食物會緻癌……
完全無稽之談,就是正常加熱而已,與癌症完全無關。
微波是通過加熱極性分子水來實現的加熱……與煮并無本質差異。
2)認為微波對人體有害……
如果人暴露在高頻微波中,的确是有害的——因為會被燒熟。
所以微波爐都有很厚的外壁,目的就是隔絕微波洩露。
3)認為微波爐不安全……
絕大部分不安全都是由于使用不當造成的,比如幾小時的運行或者加熱金屬。
這種事在美國比中國更多,但美國依然沒有禁止微波爐的生産和銷售,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偏見2:蒸烤沒有用,根本不需要
中國的廚電發展,長期處在緩慢狀态中。
微蒸烤開始走進一小部分人視野,才不過1年。
但直到現在,我身邊90%以上的人,既沒用過烤箱也沒用過蒸箱,跟别談蒸烤箱了。
而且,這和購買力完全無關(能在北上廣深活下去,不差這點錢),隻是認知沒有更新。
雖然他們并不會承認「自己完全不了解蒸烤」,但如果你真的深入問下去,他們還是會「說出偏見」。
對于烤和蒸,他們一般都會這麼想:
1)烤箱?我不愛吃烤的東西,不健康!
提到烤,大家可能一下就想起「烤串」那種火烤了……但那才是真正的不健康!
燒烤攤的很多食物,都會有輕微的「焦化」甚至「碳化」(變黑了),這其實是局部過量受熱導緻的,如果吃了的确對健康沒好處,甚至可能緻癌。
電烤箱,可以控溫,可以控時,目的就是避免局部過熱。
烤雞翅、烤魚、烤菜、烤牛排、烤地瓜,用烤箱都能實現,而且不會烤黑。
并且,烤箱還能用來做烘焙。
烤蛋撻、烤面包、烤蛋糕、烤餅幹,這也是烤箱的常項。
何必總要出去買,自己在家就能做,而且很簡答哦!
2)蒸箱?那能有蒸鍋好用嗎,華而不實!
中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歡吃「蒸東西」的人。
所以,雖然沒有蒸箱,但很多人家都有蒸鍋。
北方會蒸面,南方會蒸菜,都離不開蒸。
的确,蒸鍋也挺好用的。
但蒸鍋要比蒸箱占空間,且溫度和時間都不可控。
您是更願意開着火,守在鍋邊……
還是更願意按下一個按鈕,然後愛幹嘛幹嘛?
這就是電器帶給我們的生活享受。
再來看2個誤區。
誤區1:幾百塊錢的微蒸烤也能用
最便宜的微波爐,就是機械轉盤式的微波爐,299元。
能用嗎?當然能用!
但有點太過簡單。
幾百塊錢的微波爐,也有的會打出「微蒸烤」旗号。
我有一些朋友對蒸烤存在很深誤解,并不是上面提到的認知問題,而是被這種幾百塊錢的産品騙怕了。
買的時候以為可以微蒸烤,結果除了微波,啥蒸啥烤都很費勁。
并不是說低價一定不好,而是目前能買到的幾百元的微蒸烤普遍都存在以下問題:
1)根本沒有獨立的蒸汽發生裝置。
蒸汽發生裝置一套系統下來,幾百塊錢就沒了。
所以它們都是「曲線救國」,讓你多放點水,然後用微波把水加熱成蒸汽。
雖然貌似也能有蒸汽,但實際上無論是蒸汽量還是溫度控制,都遠遠達不到優質蒸汽的程度。
說是騙子,也不為過。
2)用光波進行燒烤,能力太弱。
不到1000的設備,會使用光波進行加熱,也會吹是「光波燒烤」。
雖然也是可以達到一些燒烤效果的,但控溫和持續加熱能力都很差。
如果您隻是要吃烤雞翅這種最簡單的燒烤,這種産品也能勝任,但如果是要烤地瓜或者做烘焙,時間長一些、控溫要求高一些,它們就不行了。
還不如小烤箱,真的。
誤區2:五千以上的水波爐才真好
都叫微蒸烤,但台面微蒸烤和嵌入式微蒸烤的技術路線并不一樣。
台面微蒸烤有一條演變路線,早期的原型機就是水波爐。
水波爐源自日本,最早是夏普研制,後來松下、東芝、日立紛紛跟進。
技術上,夏普更均衡,東芝在高溫蒸汽烤上獨樹一幟,而松下則最早進入中國推廣蒸烤類産品。
美的收購了東芝後,經過幾輪仿制,推陳出新做了更适合中國需要的微蒸烤。
日式水波爐,有非常強大的控溫能力,并且更适合日式美食。
不過水波爐價格不菲。國内行貨隻有東芝品牌,三千左右的閹割版控溫能力變弱,極限溫度也變低,功能齊全的RD7000正規渠道購買要接近8000元,小店深水也要五千多大洋。
雖然水波爐是微蒸烤的原型機,而且價格遠超國内普通兩三千的微蒸烤……
但是,類似中國蒸包子蒸饅頭這種蒸汽需求,并不是水波爐的強項。
水波爐其實能實現的是:
1)過熱水蒸氣的蒸汽烤
2)弱功率的蒸汽蒸
所以,并不是價格貴就一定是全方面的好,購買前還需要想清楚。
(蒸汽偏弱的問題不僅在水波爐上存在,其他日式微蒸烤也較為普遍)
| 隻看品牌和價格?必選錯!
| 5大選購參數詳細分析!
解釋清楚了偏見和誤區,相信大家對微蒸烤已經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和理解。
下面,我會從實際選購維度上,講解5個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參數。
★選購參數1:
爐腔與占地面積之比
這是一個隐藏參數,但對大家卻很重要。
爐腔,就是産品的内部爐腔尺寸。
占地面積,就是産品的外觀尺寸。
如果是嵌入式微蒸烤,外觀尺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基本一樣,沒什麼好比的。
但對于台面式微蒸烤來說,外觀尺寸的差異則是巨大的。
前文講過,有一波微蒸烤是水波爐改的,有一波則是嵌入式改的。
前者普遍會更重視爐腔與占地的關系,因為原型水波爐就是重視空間利用的日本人發明的。但如果是嵌入式改的,則普遍浪費較多,又大又笨,空間利用率不高。
區分也比較容易,嵌入改的,很多水箱都是「開門内置」(打開門才能看到水箱,也才能更換水箱)。
▲水箱内置,占用爐腔空間
此外,就算是日系産品,也不一定能把空間利用做到極緻。
其中,到底是「全開門」還是「半開門」就是一個考察重點。
全開門,就是整個正面都可以打開作為開門,操作面闆和電路藏在底部和背面,空間利用率較高,而且橫向寬度很大,方便蒸魚和尺寸較大的食材。
▲可以整體打開,全開門
半開門,就是正面右側是操作面闆,門在左邊,隻能開一半。這種空間利用率略差,而且寬度較小,對大尺寸食材不友好。
▲隻有一半能打開,半開門
推薦選擇:
1)全開門,水箱外置,空間利用率更高。
2)占地面積與微波爐接近,不要太大。
3)爐腔橫向寬度35厘米以上,方便放大件食材。
★選購參數2:
蒸汽發生方式
可以這麼說:
微蒸烤裡的「蒸」是考察核心。
因為微波大同小異,烤更是技術含量不高,隻有蒸汽各個産品的理解和實現方式區别很大。
這裡提到的蒸汽發生方式,其實包含兩個角度:
一個是水箱位置,另一個是蒸汽出口。
1)水箱位置
前面提到過,如果水箱是「開門内置」,不但浪費空間,而且必須打開才能更換,影響效率。
好的水箱位置,應該是外置的。由于台面式微蒸烤本身體積有限,所以目前主流做法通常是做底部外置設計。
我個人覺得,這個設計非常合理。
▲水箱底部外置,無需開門即可更換
2)蒸汽出口
如果是大的嵌入式蒸烤箱,我會建議大家首選底部蒸汽發生盤的設計,因為隻有這種設計才能保證蒸汽量大且均勻。否則很難達成整個55升爐腔的整體均勻。
但對于台面式微蒸烤來說,體積一般都在22~28升之間,所以使用導出式蒸汽(也有叫噴噴射式蒸汽,其實沒那麼大力量噴射)也是可行的。
但如果要效果好,蒸汽的導入位置必須要盡量低。
▲蒸汽導入位置盡量低一些,效果更好
★選購參數3:
蒸汽模式功率
微蒸烤的微波、蒸汽、燒烤其實都是獨立運行的。
所以,每個模式下,都應該有獨立的運行功率。
中國式蒸食物,其實是一種非常奢侈的烹饪方式。
維持大量蒸汽,且能讓蒸汽把溫度穩定且持續的傳遞給食物,是需要瞬時大功率來做保證的。
(燃氣竈功率當然更大,算60%熱效率,4.2KW的竈眼實際也是2500瓦的加熱!)
如果要實現比較好的「蒸」的效果,蒸汽模式的最大功率不宜低于1500瓦。
如果隻有不到1000瓦,就會出現蒸汽斷檔、溫度不穩、蒸不透大包子等現象。
▲350W隻能說是有蒸汽,蒸大包子沒戲
▲誇水波爐的帖子,也不得不承認,蒸不行
再說直白一點:
不到1000瓦的蒸汽檔,其實沒啥用,還不如蒸鍋。
推薦選擇1500瓦以上的蒸汽功率,效果可以接近或超越普通蒸鍋。
★選購參數4:
燒烤模式功率
燒烤模式需要維持爐腔150~230度的高溫,功率當然也低不了。
而且,對于烤或者烘焙來說,穩定的溫度比高溫更重要。
比如烤戚風蛋糕,要的就是穩定的160度,瞬時提升到170度和長期低于150度,都一樣容易導緻烘焙失敗。
如果功率不夠,很容易導緻探針發現溫度不足後熱量提升緩慢,甚至當食物含水較多時,爐腔溫度會始終無法達到指定溫度。
而不管是什麼原因,隻要溫度不穩,燒烤模式的實用度就會大打折扣。
▲不到1500W的烤,能力其實可能不行……
▲評價也對功率形成了佐證
有些小功率的産品,甚至烤地瓜都烤不熟。非常尴尬!
要想燒烤烘焙都好用,推薦至少1500瓦以上。
★選購參數5:
預制菜單豐富度和實用性
目前,微蒸烤的菜單有幾個流派。
流派1:非常不豐富,幾乎沒用。
弄出十幾個預制菜單糊弄人,雖然不多,但還是最好問清楚,以防踩雷。
流派2:貌似豐富,烤箱的延續。
這種比較常見,看着好像也有幾十個預制,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西式烤箱的延續,與中國人的日常食譜距離太遠,沒有實用性。
流派3:比較豐富,有實用性。
結合微蒸烤的實際能力,以及中國人的食物特點,做的針對性的食譜。
這種不太多,但我相信會是未來的主流。
不要覺得預制菜單沒啥用……
事實上,很多小家電之所以會吃灰,主要是因為「沒有預制」,總是想不起來怎麼用,久而久之這些功能就被舍棄了,甚至整個家電都束之高閣。
好用的預制菜單,是機器能被經常使用的前提!
▲隻有這麼幾個菜單?真的可能不夠!
前兩部分小結一下:
1、2個偏見:「微波無用論」和「蒸烤無用論」都是偏見,事實上微波不可或缺,蒸烤更是遠比想象更加強大。
2、2個誤區:「幾百元能用」和「五千多才好」都是誤區,事實上低價能力太弱,而高價也不代表效果更佳。
3、5個選購參數:占地面積與容積比、蒸汽發生方式、蒸汽模式功率、燒烤模式功率、預制菜單的豐富度和實用性。
| 雙11這4款産品賣爆了……
| 到底哪個真的值得買?
上面講到的5個參數,都是我認為比較基礎,也是決定性的指标。
理論上,市面上應該大部分都能達到;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的卻并不多。
下面我選的是當下比較熱門的4款産品。
也是2019年雙11大戰後,月銷量高于500件的全部4件「爆款」。
産品到底好不好,我們一起看下。
(全部數據引用自産品官網或官方旗艦店)
1、美的X5
雙11到手價才1699元(不保證這個價位您也能買到),價格還是比較誘人的。
目前月銷量500出頭,也算不俗。
下面我們羅列下參數和特性,做個分析。
1)蒸汽功率1600W,比較不錯。
2)燒烤功率未提,但根據最大功率2100W估算,燒烤應該是600W。有點太低,烤制能力是短闆。
3)産品橫向尺寸51.2厘米,替代微波爐有點太大,作為嵌入式又有點太小。略尴尬。
4)整體接近全開門,但爐腔橫向寬度僅為32.8厘米,有點勉強。
5)光波燒烤,距離專業燒烤還是有一段距離,偏業餘。再次驗證燒烤是短闆。
6)水箱為底部外置,使用比較方便。
7)隻有面闆上的十幾個預制菜單,略少,實用度差。
綜合評價:29分
爐腔占地比,5分,不及格。
蒸汽發生,9分,非常好。
蒸汽功率,9分,非常好。
燒烤功率,3分,不及格。
預制菜單,3分,不及格。
2、松下NN-DS59JB
雙11不愧是大品牌的收割機,雙11之前月銷隻有150多點的冷門産品,一個雙11下來就成了月銷2000多的爆款之王。厲害!
上面是雙11之前的價格和銷量,下面是雙11之後的。
2199元也不算貴,價格上确實算是競争力比較強。
到底好不好,依然要看參數和特性。
1)外觀橫向寬度52.9厘米,進深47.5厘米,這個尺寸有點太大了。占地過大。
2)爐腔寬度33.8厘米,還湊合吧,但是,爐腔的容積算出來其實隻有21L。但頁面标注卻是27L,這個是不是虛假宣傳?
3)電熱燒烤輸入功率1380W,雖然超過了1000W的最低值,但還沒達到1500W,能力上算個短闆。
4)沒有表明蒸汽功率,從客服反饋和商品評價可以看出其實并沒有純蒸模式。所謂「微蒸烤」,隻有微波蒸汽,沒有純蒸模式……不知道買了的朋友有啥想法……
下面截取自松下官方介紹,DS59并沒有純蒸模式。
5)預制菜單有40種,雖然并不是特别實用(沒有純蒸),但至少數量是有誠意的。
綜合評價:19分
爐腔占地比,2分,不及格。
蒸汽發生,4分,不及格。
蒸汽功率,1分,幾乎沒有。
燒烤功率,5分,不及格。
預制菜單,7分,還可以。
3、美的PG2310
雙11價格2599,最近幾個月銷量一直都是1500件以上,比較穩定。
但也側面說明,品牌影響力還是不如松下,雙11的收割能力不足,從本來的銷量冠軍跌倒了第二名。
(之前開團,2399拿下了)
産品好不好呢,抛開顔值,我們深挖一下。
1)外觀寬度為46.8厘米,進深43.1厘米,與傳統微波爐尺寸相近,占地比較小。
2)整體全開門,内腔寬度為38.7厘米,容積标稱和實際都在23L左右,很不錯。
3)水箱為底部外置,蒸汽為底部側面導出,沒啥硬傷,比較合理。
4)蒸汽功率高達1600W,30秒快速出蒸汽,優秀。
5)燒烤功率高達1900W,不但功率大,而且同時有上下管,優秀。
6)預制菜單數量為36個(不算清洗等),數量還好,而且比較有特色。
綜合評價:42分
爐腔占地比,8分,比較好。
蒸汽發生,9分,非常好。
蒸汽功率,9分,非常好。
燒烤功率,8分,比較好。
預制菜單,8分,比較好。
4、東芝SD80
雙11的時候賣出過2999的價位,所以銷量也漲到了600多件。
如果是2999嘛,還是挺有競争力的,3999的話就有點太貴了。
還是看數據,作分析。
1)外觀尺寸,寬度為48厘米,進深隻有39厘米,非常優秀。
2)全開門設計,爐腔寬度為37.6厘米,超過35厘米,優秀。
3)不考慮蒸汽功率,單獨看水箱位置和蒸汽出口,還是不錯的。
4)蒸汽功率隻有350W,這個實在太低了……單獨純蒸肯定沒戲!
實際上,水波爐也不是靠蒸汽來完成加熱,而是讓蒸汽溫度提升到200度以上,再用過熱水蒸氣實現類似于烤焗的效果。
5)雖然沒有純蒸的菜譜,也不像高端水波爐一樣有幾百種菜譜,但58個自動菜單也不少了,至少數量上還可以。不錯。
綜合評價:33分
爐腔占地比,9分,非常好。
蒸汽發生,9分,非常好。
蒸汽功率,2分,不能純蒸。
燒烤功率,5分,沒有及格。
預制菜單,8分,比較好。
上表!看看數據,回憶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