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遍布全國各地,在廣東河源居住的也基本都是客家人,很多流傳百年的客家美食小吃,雖然同是客家人,但做法大同小異,有些美食還受當地一些風俗習慣影響而改變,不過客家很多美食還是很有名也很受全國各地人歡迎。
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個客家小吃:手工糯米糍,做法真的快要失傳了,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不會做了,雖然街上還能看到有賣,但基本都是七零前或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做的,八零後會做的極少,願意做的人也不多了,都說有錢了,想吃什麼買不到?然而重要的是,這種手工小吃做法失傳了的話,想吃真的是有錢也買不到了,所以,愛吃的朋友趕緊收藏起來吧,哪天想吃了,照着步驟還能做出想要的味道來。
具體做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先來準備餡料,一大碗糯米粉炒熟,适量的黑芝麻和花生米,同樣炒熟備用,再準備一點白糖,這個量沒有特定的,甜度的話随個人喜好來增減糖
第二步:炒熟的花生放涼後,把它的外衣脫掉,然後把芝麻和花生打碎,可以用料理機也可以手工壓碎,自己怎麼方便怎麼來吧,加碎後放一起,再加入白糖,白糖就按自己的口味了,喜歡甜的就加多點,攪拌均勻備用
第三步:準備糯米粉1000克,白糖适量,油160克,玉米澱粉130克,水1300克
第四步:把糯米粉1000克、水1300克、玉米澱粉130克、油160克、白糖适量一起放到鍋中,然後把它攪拌均勻,把它調成粉漿
第五步:調大火邊煮邊攪,因為這個粉漿很容易糊底的,所以一定要不停攪拌,攪拌至感覺它快要糊底了就調小火慢慢熬,一樣要不停攪拌哦,這是一件苦力活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做不好的話就全廢了,所以有很多人現在也改用蒸的,不過沒那麼快熟,時間雖久點,但會輕松很多
第六步:攪拌至粉漿熟透粘稠至可關火
第七步:接下來一步也很關鍵,同樣也是力氣活,所以這就是為啥這個小吃會面臨失傳,就是因為做它來吃很累人。煲至熟透後,直接用擀面杖鼓搗,這樣的目的是讓糯米糍更Q滑,上下鼓搗20分鐘左右,
第八步:大概鼓搗有20分鐘左右,把它提起來粉糊面光滑就可以了,出鍋撒點熟糯米粉防粘
第九步:我們來開始做客家糯米糍了,取小團,粘點熟糯米粉,把它揉圓,按扁,裝适量芝麻花生餡,慢慢收口,把它包起來
第十步:包好後,再粘上一層熟糯米粉,再次把它揉圓就可以了開吃了,我通常是邊包邊吃,孩子們想吃也會自己動手來包,包好就入口,軟糯香甜,吃着非常過瘾。
第十一步:做好吃不完的,可以用紙杯紙托或保鮮膜包起來,因為這種糯米糍比較軟,不裝好很容易就變形甚至粘到一塊去。
這一個客家糯米糍就做好了,喜歡的朋友試一下!軟糯香甜非常好吃,大家做好後也可以改良一下,不粘熟糯米粉,選用椰蓉,不過我不太喜歡椰蓉味,還是比較喜歡我們這種傳統味道。
此圖文原創作者:客家人鐵頭未經允許請勿抄襲、搬運,一旦發現必追究責任,維護權益!世間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吃食是一種幸福,品味是一種情趣,下廚更是一種快樂!
大家好,我是鐵頭,一個愛下廚、愛做菜的客家男人!
這裡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富麗堂皇的環境,有的隻是用心為家人做菜的鐵頭;與大家分享詳細的家常菜譜,客家美食,家常小吃等,有不足之處歡迎各位多多指教!在美食世界裡,咱們一起進步,為家人做更多更美味的食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