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問渠哪得清如許感悟

問渠哪得清如許感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9:47:26

問渠哪得清如許感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詩出自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的《觀書有感》, 是宋代學問家朱熹的詩作全詩内容為:,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問渠哪得清如許感悟?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問渠哪得清如許感悟(問渠那得清如許)1

問渠哪得清如許感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詩出自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的《觀書有感》, 是宋代學問家朱熹的詩作。全詩内容為:

觀書有感

[ 南宋 ]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蘊含的哲理是: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更新發展的,人也是一樣。在漫長的人生過程中,隻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接收新的思想,才能為自己的人生注入新的能量,這樣才不至于被淘汰、被腐壞,讓自己永遠保持活力和動力。

以上就是這句詩蘊含的哲理。能夠寫出這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哲理詩句的朱熹可是大有來頭。

朱熹其人

朱熹不僅僅會作詩,他的頭銜可不少。他即是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還是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能夠有這些頭銜,是因為朱熹文學知識淵博、涉獵廣泛。他早年出入佛、道。31歲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專心儒學。後來朱熹在“白鹿國學”的基礎上,建立白鹿洞書院,訂立《學規》,講學授徒,宣揚道學。在潭州(今湖南長沙)修複嶽麓書院,講學以窮理緻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為主旨。他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朱熹在從事教育期間,對于經學、史學、文學、佛學、道教以及自然科學,都有所涉獵或有著述,著作廣博宏富。朱熹晚年定居建陽考亭講學,四方學子不遠千裡前來求學,研究理學,著書立說,與蔡元定等創建學術史上令人矚目的“考亭學派”。

如今每年清明節前後,遠在美日韓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後裔都會前來祭祀拜谒,他所創立的南宋理學迄今仍被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推崇。

延伸:與此句詩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哪些?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流水不腐”意思是說流動的水不會腐化發臭。“戶樞不蠹"意思是說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子蛀蝕。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同樣是比喻經常運動,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這與“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蘊含的哲理是一樣的。這個成語出自《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