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上漲1.5%,PPI增長8.3%,這就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2年3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生産者價格”上漲數據。整體來看,PPI依然處在較高位置,向CPI傳遞的趨勢正在加強。
南生還查詢到,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PPI上漲9.1%;2月份的CPI上漲0.9%,生産價格指數(PPI)上漲8.8%——第一季度的CPI增幅在1%附近,PPI增幅不低于8.5%。
從前三個月的數值變化角度來看,我國CPI與PPI的剪刀差依然存在,但正在收斂。這一方面表明石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對我國企業生産的成本壓力,已經持續影響了數個月,企業利潤受損。
另一方面表明,PPI走高已無法在下遊環節被消化,正在加快向消費領域傳導,居民感受到的物價上漲将會愈發明顯。這要求各地的調控思路、政策需要進一步做實做細。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方面仍有較大壓力。
在居民就業、收入受到較大沖擊的環境下,避免CPI過快上漲,防止消費降級。近期我國多地出台了“促進、釋放居民消費,擴大内需”的相關政策,希望能全力抓好政策落地,開展精準推送。
加上物價,一季度我國GDP有望達到27.3萬億元
CPI與PPI數值的變動,在影響我國居民與企業生活、生産的同時,也對我國一季度的GDP産生重大影響。近期,多家經濟分析機構與知名學者基本都認為,我國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不低于5%。
其中,浙商證券首席分析師李超,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預估會增長5.4%;中國銀行研究院的經濟分析師們給出的預測數值為5.2%,證券日報發布的“13家機構給出的預測平均數為5.1%”。
還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給出的預期是“一季度GDP增速為5%左右”,其他一些媒體報道的預測值基本都是如此。請注意,這些都是剔除了商品、服務價格上漲因素後的實際增長率。
結合上文提到的我國前三個月的CPI與PPI漲幅态勢,我們可以預判:2022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名義增速有望在10%左右,名義GDP總量或将由“去年同期的接近24.8萬億元,大幅提升至27.3萬億元左右”。
換美元計算,我國一季度的GDP增幅有望超過12%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規模在“不低于5%的實際增長率,商品和服務上漲”兩種因素共同作用下,有望達到27.3萬億元人民币。如果将其換算成美元,那将達到何種高度呢?
這就需要借助我國人民币與美元的平均彙率了——國家外彙管理局公開的工作日中間價換算結果為6.3504,同比上漲2.11%。以27.3萬億元人民币為分母,得出的美元數值在4.3萬億左右,美元名義下的增長率預計會超過12%。
整體來看,我國一季度的經濟表現仍有諸多亮點。但二季度的壓力将會更大——疫情反複波動的影響不可忽視,輸入性通脹愈加明顯,再加上美元加息帶來的人民币彙率下滑壓力,二季度或将是今年我國經濟增長低谷。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