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衆号:豆芽兒很菜
正文: 2331字
預計閱讀時間: 6分鐘
152/365天日更
壹
在杭州生活了一年的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極大提高我幸福指數的點,
那就是可以找到一個,花不多的錢卻能買到時令又好吃的水果的店,
這絕對不是奢望,因為在老家生活時我一直擁有這樣的幸福。
于是,在消食閑逛時,我總會在路上四下張望,遇到一個水果店便會在腦子裡默默記下它的位置和特征,
之後便這次在這家買水果、下次在那家買,一次嘗試一家,
每次購買水果時,我都會在水果區精挑細選、仔細詢問,總期望着能買到入口驚豔的味道、遇到實在靠譜的老闆。
每次提着一兜子水果從店裡走出來,我都禁不住笑意盈盈,仿佛手裡提的是一兜子希望和驚喜。
一走進家門,我便迫不及待地提着水果沖進廚房,簡單清洗後就塞進嘴巴,
可往往下一秒我的笑意就會僵在嘴角,眉頭不自覺地緊蹙,嘴裡擠出一句,“一點都不好吃。”
我甚至一旦與同小區的住戶搭上腔,總滿懷希望地請她推薦水果購買途徑,
畢竟她在此生活多年,周圍的一切應該都摸得一清二楚,當然包括如何購買到質優價廉的水果,
但結果卻令我失望,因為她說出的答案都是被我pass掉的,
于是我又一次被深深的絕望包裹,仿佛最後一絲希望都消失不見了。
貳
可不得不說,在杭州有三次令我印象深刻的水果體驗。
插一嘴,我這人有個特點,凡是好吃到跳腳的味道我都會念念不忘、不時回味,
一般或者不好吃我便完全沒有印象,像被橡皮擦擦去了味道記憶,也像是腦子在去粗取精,幫我儉省記憶容量。
一次是五月份去塘栖古鎮摘枇杷,在樹下吃到剛從樹上采摘下來的橘紅色枇杷果,
剝掉外皮,整個果子塞進嘴裡,一瞬間甜絲絲中裹着微酸的味道溢滿整個口腔,
真的好幸福呀,好吃得雙眼圓睜、不住點頭,
現在隻是回憶一下,口腔内還會不自覺地分泌出唾液。
第二次是老公同事從老家摘的樹上熟的李子,
因為成熟度高,怕時間長放壞,同事連夜開車從老家趕到杭州,到辦公室分給同事們,
我還記得那天下午我接到老公的電話,聲音愉快,“下午不用做飯,我回去捎點好東西。”
挂了電話的我,也歡喜雀躍,晚上到家嘗到那李子的味道,我更是不住地驚呼,“太好吃了吧!從來沒吃過這麼甜的李子!”
嘴上更是不停,一手一個軟趴趴的嫣紅的李子,不住地往嘴裡塞,不大會桌上的李子核便堆了座小山,
尤其第二天從冰箱裡剛取出來,咬上一口又冰又甜又多汁,别提多好吃了。
還有一次是西瓜,我們小區裡有個男人,自從入夏後,便每日騎着一輛滿載着西瓜的電動三輪車在小區的綠道上叫賣,
一溜經過不少樓棟,最後在綠道盡頭的樹蔭下停駐,從早到晚,一日不缺,
身旁的行人來來往往,偶爾有人駐足購買,可我卻從沒買過,男人的眼神裡滿是精明算計,我不喜歡這樣的眼神,
一日我在家做家務,老公帶着一休去附近的公園玩,近中午時聽見兩人一輕一重、一歡快一緩慢的腳步聲,
我打開門迎接,隻見老公手裡提着一個大西瓜,“今天吃西瓜”,他人還沒進門,聲音先進來,
我趕忙接過西瓜,放在廚房的地闆上,我盛飯他切西瓜,
刀刃剛觸到瓜皮,西瓜便“嘭”的一聲裂了一條縫,好兆頭,
他三五下便切好一半瓜,看着鮮紅水潤的瓜瓤,我搶先拿了一小塊,一口下去“嗯~!”眉毛最大限度地向上挑起,
“這西瓜特别甜~!難怪有的西瓜叫‘一兜糖’了,這個瓜就是名副其實的‘一兜糖’,在哪買的?”
“小區裡賣瓜的三輪車那。”
我頓時對那輛車、那個精明男人的好感大增,認定以後買瓜就找他了。
可是很不幸,接下來買了幾次,都很一般,完全沒有第一次的驚豔口感。
說到西瓜,我特别想念大學時在開封吃的西瓜,個個又脆又甜,
都是裝在拖拉機、大貨車裡賣的,西瓜下面還鋪着幹草甸子,一看就知道是從西瓜地裡直接拉過來的,
在開封買瓜從沒失敗過,哪個順眼挑哪個,甚至盲買也不會出錯。
叁
言歸正傳,總之,在杭州買水果還是失望居多。
但是暑假回到老家的小縣城就不一樣了,
随處可見的地攤,擺着各種時令水果,有各種葡萄、提子、脫核的桃子、西瓜、梨,
不時轉個彎還能看到一個堆滿桃子的電動三輪車,旁邊放着電子秤,稱邊站着一個皮膚黝黑的果農,
他并不熱情地招徕過往行人買桃子,隻是用眼睛不住地左右張望,或是低頭擺弄着車裡的桃子,把它們堆成一個尖尖的錐形。
光是看到這樣的身影,我就覺得踏實,覺得自己不會被坑,
往往他還能理所當然地掰一半桃子、切一塊梨讓你嘗一嘗,味道常常是不錯的,
如果覺得不好吃,你還可以直白地告訴他,“你這桃子不甜”,然後若無其事地騎上車子走人,
他絕對不會跟你掰扯太多,隻會繼續低頭擺弄自己的桃子。
在先嘗後買的大環境下,買到好吃水果的幾率當然要高得多,
尤其遇到上面有蟲眼、曬斑的更是不要錯過,
這常常代表這些水果是自家小範圍種植的,往往是有機、不打農藥的,
我婆婆賣的水果就是這一類,
我最中意的就是我婆婆家的葡萄,每年都會數着日子盼葡萄成熟,
它跟市場上通貨葡萄的長相完全不同,它的果子不是一顆擠着一顆、看起來豐盈飽滿的,它松松散散,甚至有些還稀稀疏疏,
它的果子也有大有小、有黃有綠,但這些都不影響它在我心裡的地位,
因為它巨甜,吃一口就想跳腳、想怒贊,吃過之後滿腦子充盈的都是被美味慰藉的幸福感,
更因為我完全了解它的種植過程,不打藥、不催熟、沒有甜蜜素,
隻是自身優良的基因,加上有機肥的加持,更重要的是它擁有足夠長的、成熟所需的生長時間,甜便是水到渠成。
仔細想想,那些自然生長到成熟的水果都是極好吃的,比如塘栖的枇杷、同事摘的李子、婆婆家的葡萄,
它們美味的成因并不神秘,隻是順應自然生長規律的回饋而已。
可在當今這個快節奏、追求高利潤、高回報的社會,等待卻是最奢侈的,
于是等不及果子成熟便催熟,等不及果子聚集糖分便利用人工,為了長途運輸便使用防腐劑。
可是,我們在貪快、貪利的過程中,損失了什麼呢?
總之,
足夠的生長時間,
一定是水果好吃必備的條件。
杭州的快節奏、過量需求,
剝奪了水果正常成熟的機會。
于是,
在那裡,我便吃不到好吃的水果。
公衆号:豆芽兒很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