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13款養肝藥膳奇方

13款養肝藥膳奇方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23 05:41:49

  冬天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季節,愛是因為冬天的景色很美,尤其是下雪天,恨的是冬季一到我們的體質各方面都要下降了,常會出現一些身體狀況,比如我們的肝髒。因此如果大家想要過好冬,就要做一些準備。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一些冬季護肝秘方,快到下文看看吧。

  13款養肝藥膳奇方

  一、大黃茶

  藥物:生大黃15克。

  用法:生大黃清水洗淨後,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每天1劑,對因發 熱、惡心嘔吐、不能進食者,給予适當補液,症狀緩解後即停止補液。服本方若大便溏者,可減少大黃用量,并加眼米湯。凡服本劑症狀基本消失,檢查肝功能基本正常時,仍繼續服用本劑,而生大黃改為每天 3~5克,以鞏固療效。

  療效:此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57例,痊愈37例,好轉18例,無效2例。

  二、大黃麥芽湯

  藥物:酒蒸大黃40克,生麥芽30克。

  用法:上藥水煎服,兒童劑量酌減。

  療效:此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11例,一般服藥後當天尿量即增加,黃疸在6~8天内消退,肝功能在3周内恢複正常。

  三、紅木香散

  藥物:紅木香。

  用法:紅木香适量,研成細末,每天9~18克,分3~4次口服。

  療效:此方治療病毒性肝炎100例,其中無黃疸型50例,痊愈42例;黃疸型5例 (均先用馬蹄金、一包針、過路黃煎劑治療,黃疸消退而血清轉氨酶持續升高者,用本品治療),藥後肝功能迅速恢複正常;遷延性30例,痊愈24例;慢性15例,痊愈10例。血清轉氨酶多數在3周内恢複正常。對麝濁度明顯升高者,降濁效果不顯。治後有6例在2年内複發,再次入院治療。

  四、鴨跖草湯

  藥物:鴨跖草30~60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15~20天為1療程,不加用其他藥品。食欲差者,可靜滴葡萄糖液。

  療效:此方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100例,均達到臨床治愈标準。

  五、大青葉合劑

  藥物:大青葉20克,茵陳30克,闆藍根、龍膽草各12克,車前子9克。

  用法:上藥加水煎至300毫升,成人2次分服,兒童酌減。

  療效:此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32例,痊愈28例,顯效2例,有效1例,無效1例。

  六、清肝煎

  藥物:茵陳45~60克,連翹、蒲公英各30~40克,郁金、丹參各10~25克,青黛6~10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服。服藥期間忌辛辣油膩物品;動靜結合,忌絕對卧床休息。

  療效:此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31例,痊愈30例,有效1例。

  七、茵苓柴金湯

  藥物:茵陳、白花蛇舌草各30克,雲茯苓、豬苓、郁金、厚樸各12克,柴胡9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分早晚2次口服,不滿12歲者,劑量減半,進食不足250克者,輸10%葡萄糖500~1000毫升,不使用其他任何對肝髒有影響的藥物。

  療效:此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142例,顯效123例,有效1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7.7%;急性無黃疸型肝炎38例,顯效32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

  八、調肝降球合劑

  藥物:柴胡5~10克,郁金、茯苓各10~30克,生黃芪、紫丹參各15~30克,炒白術10~15克,黃精、茵陳、秦艽各15克,炒赤芍,炒白芍、山楂、神曲各10克,青皮、陳皮各6~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于上午9點、下午3點各服1次,連服30天為1療程。待其自覺症狀消失,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例恢複正常,改為2天服1劑,每天服1次,連服15劑為1個鞏固療程。每服藥1個療程,複查1次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值。

  療效:此方治療肝郁脾虛型慢性遷延性肝炎白、球蛋白倒置20例,痊愈5例,顯效9例,有效6例。

  九、鬼箭羽湯

  藥物:鬼箭羽6克,紅花10克。

  用法:水煎服,兒童用量減半。

  療效:此方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21例,顯效14例,好轉6例,無效1例。

  十、補肝降酶湯

  藥物:柴胡、當歸、澤瀉、白芍各9克,黃精32克,丹參15~32克,郁金10克,焦山楂15克,五味子10~15克,田基黃32~45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服。

  療效:此方加減治療慢性肝炎50例,痊愈36例,好轉14例,對肝脾腫大、脅肋脹悶不舒、肝功能1~4項不正常、麝香草酚濁度試驗及絮狀試驗陽性者,皆有滿意療效,特别是對轉氨酶增高者療效更佳。

  十一、健脾解郁湯

  藥物:黨參、白術、丹參、闆藍根各15克,柴胡、郁金、白芍、陳皮、黃芪、茵陳各10克,半夏曲12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早晚空腹分服,1個月為1療程。一般觀察2~3個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慢性肝炎106例,痊愈77例,好轉21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2.5%。

  十二、新肝方

  藥物:馬鞭草15克,枸杞子、澤瀉、赤芍、白芍各9克,木香6克,龍膽草、生甘草各4.5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每2周複查肝功能1次,連續觀察至少4個月。在服藥期間,除服用維生素及臨時對症用藥外,均不再加用其他方法治療。

  療效:此方治療慢性遷延性肝炎谷丙轉氨酶連續3月以上不降者69例,顯效41例,好轉5例,無效23例。

  十三、和肝膠囊

  藥物:生三七130克,杭白芍、粉甘草各100克,青連翹60克,上肉桂(去粗皮)30克,薄荷、制斑蝥各25克,冰片20克,朱砂1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混勻,分裝在0号膠囊内,每粒淨重0.5克,共分裝100粒,每天服2次,每次3~4粒,飯後服。

  療效:此方治療慢遷肝、慢活肝及早期肝硬化共42例,療效滿意。

  日常生活中的養肝粥

  豬肝粥

  地道的豬肝粥,稀爛、黏稠、鮮滑,此粥有養肝明目作用。豬肝中含有豐富的鐵,還是補充鐵質的良好來源。

  此粥煮起來十分講究,主要是豬肝的腌制以及煮粥的火候,豬肝切成片後放入碗中,加上澱粉、蔥花、姜末、料酒和食用鹽,攪拌均勻後腌上。煮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豬肝不嫩滑,但時間太短豬肝未透又不衛生。因此火候是保證豬肝片嫩而不老主要因素。

  枸杞粥

  枸杞30克,大米60克。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後加入枸杞,煮熟即可食用。枸杞有明目之良效,所以,該粥可滋補肝腎,使目光明亮。

  茵陳栀子仁粥

  取茵陳30~60克,栀子仁3~5克,香附6克,鮮車前草3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将四味藥加水共煎為湯液,與粳米一起加水煮成粥,最後加糖。每日2~3次,适量服用。必要時可連服2~3周。

  茵陳性味苦、辛、涼,入肝、脾、膀胱經,有清熱利膽的功用。研究表明,茵陳具有利膽、解熱、抗微生物、降壓、利尿等作用。栀子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腎經,可清熱瀉火涼血。栀子具有利膽、鎮靜、降壓、抗微生物等作用。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經,可理氣解郁,止痛調經。車前草性味甘、寒,入肝、脾經,能利水清熱,明目祛痰。用香附止脅痛,車前草利尿行水,粳米與糖能養肝滋陰,諸品共用以達利膽清熱、解毒利濕的目的,對濕熱型患者甚為合宜。

  菊花粥

  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湯,再将菊花湯與粳米同煮成粥,早、晚随量食用。中藥菊花早為古代醫家所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它列為上品,其性味甘苦而涼,具有疏散風熱、宣通肺氣、平肝明目的作用。

  決明子粥

  炒決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将決明子炒至微香,取出待冷卻後熬汁。然後,用其汁和大米同煮,将熟時加入冰糖,沸後即可食用。該粥可清肝、明目、通便。

  男人冬季護肝的6個妙方

  1:飲食護肝

  面色發黃、睡不好覺等肝氣不足征候的人,不妨每周吃1次畜禽肝髒,以收到“以肝養肝”的效果。多喝白開水。白開水要保持新鮮,每天3~4次,每次1小碗。白開水可增加循環血量,增進肝細胞活力,有利于代謝廢物的排除而收到護肝之效。

  2:睡眠護肝

  一天之中人的睡眠有兩個時辰最重要,一是午時(上午11點到下午1點),一是子時(晚上11點到淩晨1點),這4個小時也是骨髓造血的時間,流經肝髒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功能修複。換言之,你要把握好午睡與夜間睡眠,尤其是夜間睡眠,最好晚10點前上床,保證11點左右睡熟,為肝功能的修複作好鋪墊。

  3:運動護肝

  如慢跑、快速步行(每分鐘大約110~120步)、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繩、遊泳、打太極拳等。每天1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以運動後疲勞感于10~20分鐘内消失為宜。

  4:情緒護肝

  情緒護肝的核心是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暢而長保健康。

  5:主動休息

  勿做工作狂,不可過勞,特别是肝髒已患病者。前兩年英年早逝的着名畫家陳逸飛就是一個前車之鑒,值得中年男性高度警覺。

  6:防範“天敵”

  酒精是一種很奇特的分子,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油,一旦進入人體便如魚得水,無處不往,人體全身幾乎沒有它不能去的地方。首先倒黴的便是肝髒,因為酒精本身就含有毒性,足以傷害肝髒,脂肪肝是最早出現的征兆。最終發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

  另外,香煙中多種有害物可降低肝細胞的解毒功能,故以嚴格戒除為好。

  總結:我們天天都在喊着要護肝,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的做到,因為他們覺得有些方法太麻煩,那麼看完小編今天的推薦,我想那些沒時間護肝的人有福啦,小編推薦的是飲食療法,隻要大家照着以上那些方法去吃,那麼這個冬季你将不會再為護肝而發愁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