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二月二龍擡頭吃什麼 傳統食物有哪些

二月二龍擡頭吃什麼 傳統食物有哪些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23 11:18:06

  龍擡頭是我國的農曆節日,在龍擡頭的時候,也有許多的傳統習俗,而這其中就有許多的傳統美食,那麼二月二龍擡頭吃什麼呢?傳統食物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二月二龍擡頭吃什麼

  春餅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内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熏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一起卷進春餅裡,蘸着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随吃随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有些地方二月二吃的餅叫“龍鱗餅”,而呂梁地區這天吃煎餅或蔥油烙餅,稱為“揭龍皮”。北京一帶,這天多食用春餅,叫做“吃龍鱗”,比較講究的還在食用時搭配“合菜”。合菜是将瘦肉絲與菠菜、豆芽菜、蒜黃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時将春餅一分為二,抹上甜面醬,配上大蔥,再夾上合菜,卷成筒狀而食。太原地區這天除吃烙餅外,還有吃水餃,叫做“吃龍耳”,也有人用餅卷上合菜吃,意謂合龍頭。晉南這天則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謂之“啃龍骨”。

  餃子

  到了二月二,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這一天吃餃子被稱作“吃龍耳”。過去,醫學不發達,染上病就不容易治好,大概人們認為“龍擡頭”會鎮住一切病害,吃了“龍耳”,龍會保佑自己身體健康,祛除百病,到現在還流傳着“二月二吃水餃,百病懼龍體外跑”的順口溜。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擡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擡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财”,寄語新年财源滾滾之意。

  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芥菜飯

  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并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舊時,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藥,皮膚病(如疥瘡)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食用富含葉綠素及維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對人的皮膚有好處。故有 "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驢打滾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曆二月二買“驢打滾”品嘗。黃豆粉面裹豆沙餡兒的驢打滾外形圓潤,有“财源滾滾”的吉祥含義。

  面旗子

  農曆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傳統習俗。所謂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長、寬3-2厘米。将幹後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熱炒制就成炒面旗。

  龍須面

  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須面”讨個好彩頭。吃面條,也叫吃“龍須”,龍須面也由此而得名。“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這一天人們用吃面條的習俗來祭拜龍王,希望它能夠行雲布雨,廣灑甘霖。

  龍須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發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相傳明代禦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當日,做了一種細如發絲的面條,宛如龍須,皇帝胃口大開,龍顔大悅,贊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爆米花

  當年武則天當上了皇帝,此事惹惱了玉皇大帝,玉帝傳谕四海龍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間降雨,有條黃龍卻違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後,把它打下凡間,壓在舍利塔下,玉帝說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開花”。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天,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突然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

  炒豆子

  二月二在西北,甘肅岷縣等地有吃炒豆子的習慣,表示每年春天的開始,岷縣的二月二會,前來浪會的人們買大黃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廟會又稱“黃梨會”。

  炒面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北鄉一帶,每逢農曆二月初二,到了中午開飯的時間,家家戶戶都吃炒面條。炒面條是将面條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與肉絲、油豆腐絲、春筍絲、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面條外形像蟲,寓意大家合力把蟲炒熟并全吃掉了。

  煎餅

  二月二還有吃煎餅的習俗。二月二吃的煎餅多是高粱面或白面做的。把面調得粘糊糊的,把鍋燒熱,最好是平底鍋,用一塊肥肉一搓,以防粘鍋,再把調好的面糊攤在鍋内,用鏟子攤勻,轉眼就熟。這是因為當時正好是驚蟄前後,各種毒蟲都開始活動,人們以此來提醒不要受毒蟲的傷害。

  炒面棋

  炒面棋又名炒蠍豆,有棱有角,形似棋子。此時恰逢初春,蠍類毒蟲蘇醒,吃炒面棋意喻着人們對害蟲的規避心理,童謠唱曰:“吃了蠍子爪,蠍子不用打。”

  豬頭肉

  農曆二月初二是老百姓的傳統節日,二月二還有吃豬頭肉、啃豬蹄和咬豬耳的習俗,都是象征着日子過得吉祥富足。人們紛紛購買豬頭肉,希望新年有個好兆頭。人們形容龍也是從很多動物身上找到特征,在龍形象裡,可以找到蛇、魚、鳳、麟、鹿、馬、牛多種動物的影子。人們用豬頭代替龍頭,也是這個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