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油而不膩的美食:清油盤絲餅

油而不膩的美食:清油盤絲餅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7-22 08:25:24

  有種美食,它外焦裡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條細均勻,絲不并、不斷、不亂。這就是人間美味,用花生油煎烙,油而不膩的美食,清油盤絲餅。本期濟南文化裡濟南宴席上的佳品點心清油盤絲餅。快來看看吧。

  清油盤絲餅,濟南傳統的漢族風味小吃,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對葷油而言,用花生油來煎烙的。“盤絲”才是此餅的造型特色。它是以抻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精細面食品。制作時把面抻至極細,細如銀絲,達千餘根,再盤成圓餅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變熟。然後,提起中間把餅拉散,散放盤中,撒上青紅絲、白糖即成。盤絲餅外焦裡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點心。

  提起清油盤絲餅,許多住在濟南的年輕人也許會感到陌生。清油盤絲餅又叫盤絲餅、清油餅,老濟南人俗稱“一窩絲”,是山東濟南傳統的漢族風味小吃。盤絲餅是将抻面的功夫融于油烙工序之中做出來的面點,相傳是從老北京傳過來的。制作盤絲餅要先知道和面的學問,和面時須加多少堿、鹽和水應根據季節和空氣的幹濕程度調配。

  将和好的面“醒”一段時間後,把面團搓成長條,抓住長條的兩頭在案闆和空中反複摔打。拉抻到一定程度後将條面切成15公分的小段,再反複拉抻至八九扣時,就形成了數百根細如發絲的“龍須面”,在上面刷一遍油後用刀截成數段,然後将面絲一圈圈盤成餅狀放在鏊子裡烙制(烙制時還要刷上一層花生油)而成。吃的時候撒上白糖或青紅絲,用手捧着盤絲餅輕輕一擠,千條均勻的“金絲”宛如細細的菊花瓣輕輕散開。送入口中,頓覺外焦裡嫩、香脆爽口。

  1956年公私合營後不久,王慶國去世,紀善祥成了“又一新”清油盤絲餅的“掌門人”。1960年全國發生了“大饑荒”,當時店裡面粉奇缺,暫時停止了盤絲餅的制作。市民隻能在店裡買到地瓜面的窩窩頭,炒菜也隻有白菜和豆腐。據紀善祥回憶,那時去店裡就餐和買飯必須拿着單位開的介紹信才行。後來的幾年,“又一新飯館”一直萎靡不振,隻好關門散夥。

  1964年,紀善祥調入西門橋頭的彙泉飯店,清油盤絲餅漸漸“起死回生”。但好景不長,接下來的文化的大革命又将盤絲餅作為“四舊”打入冷宮。1977年以後,彙泉飯店才恢複生機。1982年,紀善祥退休離開了彙泉飯店,此後,他再也沒做過盤絲餅。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兒子紀學峰于1980年進了彙泉飯店,子承父業學做起了盤絲餅。當時盤絲餅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彙泉飯店的面點師傅每天做400公斤盤絲餅還供不應求,為了保證第二天的銷售量,他們經常加班到淩晨。1997年,紀學峰做的盤絲餅在杭州被中國烹饪協會評定為“中華名小吃”,清油盤絲餅漸漸成了許多外地客人遊泉城點名要品嘗的美食。1998年,彙泉樓被拆,紀學峰也下了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