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雖長期定居江南某小城,但一直很懷念家鄉的美食,每次回老家都會忍不住饕餮幾頓,體重也是蹭蹭往上漲。記得前些日子鄭州暴雨災情剛過,又突發新一輪疫情,身在鄭州的老友發了我一組美食圖片,有油馍頭、胡辣湯,燴面和蒸菜、荊芥、垛子羊肉等小涼菜,外加一壺老酒,并配文:“雖災禍連連、疫情洶洶,但隻要早上還能喝上胡辣湯,中午吃到大碗兒羊肉燴面,晚上配着小涼菜小酌幾杯,日子還是那麼惬意。”當時,鄭州暴雨之後又現疫情,形勢一度很緊張,當時也很擔心在老家的親朋好友的狀況,但看到這句話,頓時覺得十分減壓。
西方人亦是如此。“二戰”至暗時刻,丘吉爾到國會演講時說:“隻要《泰晤士報》還天天出版,炸魚薯條還在賣,英國就還是英國,垮不掉。”當時,物資緊張,很多食品實施配額管制,炸魚薯條是少數不受限的食物。這道普普通通的街邊小吃,給英國人帶來巨大的精神激勵。
胡辣湯和油馍頭,炸魚及薯條,雖味道不同,傳遞的情緒都是一樣的,美食具有撫慰人心的奇效。有了美食的陪伴,即使有負面情緒也早忘到九霄雲外,吃貨們講,唯有“美食不可辜負也”,有時最簡單的食物卻是最溫暖的食物。
比如胡辣湯,無論是春、夏、秋、冬,中原大地各大街小巷,胡辣湯攤點總是星羅棋布,一到清晨,當各大超市賣場、賓館酒店的大門還是緊閉的時候,胡辣湯的香味便已四散飄開,勾引着人們的食欲,而有些比較正宗的、有名氣的胡辣湯攤點前,也總是擠滿了人或早已排成一條長龍,有的是打包帶回家一家人喝的,大家拿的打包餐具也是五花八門,生活氣息十足。北方的冬天很冷,在寒風襲人的冬日,坐在胡辣湯攤點上,喝上一碗冒着熱氣、香噴噴、味道鮮美的胡辣湯,再配上半斤油馍頭,吃完喝完,額頭上細密的汗珠沁出來, 怎一個美字了得。
最難風雨故人來,唯有美食暖人心。其實生活不過是柴米油鹽,幸福有時隻不過是一頓簡單的美食。如今的美食,不僅隻是果腹,還可以怡情,養性。心情欠佳的時候來一頓美食,是調節身心的最佳選擇,身心疲憊的時候來一頓美食,可令身心放松。所以再忙,不可辜負美食。來一份精緻的美食,就所有的疲憊和煩惱抛于腦後,忘乎所以。在品味美食的那一刻,所有不安和傷心得到短暫的安放,内心獲得深深的慰藉。享受完美食後,繼續生活,繼續奮鬥。
此刻正是早上,天氣漸涼,真想來一碗兒老家正宗的胡辣湯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