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來,又是歸鄉的日子。
你對家鄉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說家鄉的風景、家鄉的人,但對于我而言,印象最深刻是家鄉的味道,我的家鄉江西贛州甯都縣,雖然它隻是一個小縣城,卻深藏着衆多的美食,甯都三杯雞、甯都蛋菇、甯都大塊魚、甯都肉撮、甯都魚圓等等,尤其是甯都三杯雞,一口下去,保準你念念不忘。
為什麼叫三杯雞?
三杯雞是甯都特色名菜,也是江西十大名菜之一,因為烹制時隻用米酒、香油、醬油這三杯佐料,所以叫三杯雞。
三杯雞的傳說
美味總是伴随着美好的傳說,三杯雞也一樣。
傳說三杯雞的來由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民衆萬分悲痛。一天,一位老婆婆裝着一隻雞和一壺酒,來到關押文天祥的牢獄,想要祭奠文天祥。這位婆婆通過收買打通,讓一位獄卒偷偷将她帶入牢内。沒想到,在這裡老婆婆意外地見到了文天祥,悲喜交集。原來外面傳聞文天祥已被殺害,她是前來祭祀文丞相的。她見文丞相還活着,後悔沒帶隻熟雞來,隻好請求獄卒幫忙。那獄卒本是甯都人,心中也很欽佩文天祥,老婆婆的言行使他深受感動。想到文丞相明天就要遇害,心裡也很難過,便決定用老婆婆的雞和酒,為文天祥做一次像樣的菜肴以示敬仰之情。于是,他和老婆婆将雞宰殺,收拾好,切成塊,找來一個瓦缽,把雞塊放缽内,倒上米酒,加了杯醬油和食油,充做調料和湯汁,用幾塊磚頭架起瓦缽,将雞用小火煨制。過了一個時辰,他們揭蓋一看,雞肉酥爛,香味四溢,二人哭泣着将雞端到文天祥面前。文丞相飲酒湯,食雞肉,心懷亡國之恨,慷慨悲歌。
之後那獄卒回到老家甯都,每逢十二月初九這一天,必用這種方法煨雞祭奠文天祥。由于此菜味美,便在甯都一帶流傳開來。後來,廚師為使此菜更鮮美,便按此方法改為一杯甜酒釀、一杯醬油、一杯香油,并稱“三杯雞”,流傳至今。
如今的三杯雞不但是江西名菜,更是中國名菜,2008年,這道菜還入選了奧運主菜單,選入《中國名菜詞典》。
制作三杯雞
制作甯都三杯雞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用甯都的三黃雞做原料。三黃雞肉質鮮嫩,營養價值極高。甯都三黃雞曆史悠久,它的“嘴黃、腳黃、毛黃”,朱元璋賜名為“三黃雞”而聲名鵲起。
将三黃雞輔以三杯原料倒入砂缽,用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煨,等到湯汁一收,美味的三杯雞就做好了。
制作好的三杯雞色澤醬紅、骨肉酥嫩、口感柔韌、咀嚼感強,可謂色香味兼具。尤為可貴的是,它原汁原味,保留了食材的全部營養和味道,因而味道醇香,吃起來滋味十足,可謂既有“看頭”,又有“嚼頭”,同時還富有營養。
寒冷的冬天裡,還有什麼比吃上一頓家鄉美食更暖人心的呢?讓你念念不忘的家鄉美食是什麼?歡迎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