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戶曉的美食,往往是平凡又簡單的,正如在中國飲食中,深入人心的便是紅燒肉、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這般食材普遍、做法簡便的菜肴。而像佛跳牆、羅漢大蝦這種食材昂貴、難度系數又大的菜肴,一般隻會出現在宴會中。
老飯骨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宴會中的佳肴,食材替代化、做法簡單化,在傳承中創新,送入千家萬戶。不僅僅是老飯骨,千百年來,智慧的勞動人民已将衆多宮中佳肴改良,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而這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北京城的鹵煮火燒,前身正是清宮中的“蘇造肉”,流傳出宮後,沒有昂貴的食材,便用了肥腸、豬肺、炸豆腐等食物替代,并加入了火燒。這清宮佳肴搖身一變,成了今日老北京的特色美食。
鹵煮火燒,同其他的北京小吃一樣,于喜歡的人而言,是“朱砂痣”,而在不能接受的人眼裡,說是“蚊子血”都不過分。但這并不能動搖鹵煮火燒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每當路過小胡同,這腿卻往往不受控制,回過神來一大碗鹵煮已下肚。
“蘇造肥鮮飽老饞,火燒湯漬肉來嵌。縱然饕餮人稱膩,一脔膏油已滿衫。”
——《燕都小食品雜詠》
雖然鹵煮火燒在北京婦孺皆知,但要吃上一口地道的肥腸,實屬不易。在燒制鹵煮的過程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一旦處理不當,變成了下水道的腥臭之物,苦澀難以下咽。
首當其沖的,便是食材的清洗,老飯骨有小妙招(這裡要劃重點):肥腸内外洗淨,将淋巴去幹淨,留些腸油,再用花椒、面粉、醋、鹽反複揉搓,這樣不僅去腥更增香;豬肺用流動水沖洗多遍,再用冰水翻滾揉洗,浸泡48小時,除去血水雜質,不僅鎖鮮,更保持了食材的柔軟Q彈。
鹵汁的燒制,老飯骨也有講究。選用傳統的香辛料,足足十五種,傳承老方子,才是北京街上的味道。十七道制作工序,大腸軟而不膩,白肉爛而不糟,火燒韌而不黏,讓豆腐、肺頭也吸飽湯汁,傳統的美食做起來,其實也不簡單。
三五朋友小聚,盛出滿滿一碗的肥腸、火燒等,舀出一勺老湯往碗裡一澆,再來上點蒜泥、香菜、辣椒油。濃濃麥香味的火燒,松軟可口的豆腐,豐腴可口的肥腸,汁濃味厚的鹵湯,嘗上一口,是老北京小胡同的煙火氣。
一碗地道的鹵煮火燒,雅俗共賞;一份屬于北京城的記憶,獨一無二。人情世故也好,市井江湖也好,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