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時别隻加酵母 多加2白饅頭蓬松暄軟不塌陷 放涼了也好吃
饅頭,是一種用面粉和水後經過發酵再蒸熟的食物。我國很早就種植小麥,被稱為“五谷”之一,例如《詩經●魏鳳碩鼠》就有“碩鼠碩鼠,無食我麥”的記載。但是都未涉及發酵,直至東漢以後的魏晉時期,饅頭出現了,當時稱為“蒸餅”。
饅頭,在北方部分地區也叫“馍”,是人們喜愛的日常主食,然而,在家蒸的饅頭和饅頭店的就是不一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多放了這兩種東西“2白”。蒸饅頭看似簡單,其實裡面藏着學問呢,不然就容易引起饅頭收縮開裂,一點筋道都沒有,而饅頭店的饅頭又白又香軟,你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嗎?
最早的時候沒有酵母,人們使用老肥面發酵,饅頭蒸得可香了,後來随着酵母的出現,人們開始使用快捷又方便的酵母蒸饅頭,隻需要掌握好一定的比例,然後學會加入這“2白”,饅頭就能變得筋道又好吃,令人回味悠長。
蒸饅頭
食材:豬油、面粉、酵母粉、溫水調味品、白糖
蒸饅頭,冬天和夏天都要用30度左右的溫水來和面,測水溫不燙手即可,把适量酵母粉放入水中,用筷子攪拌均勻備用。在盆中放入适量面粉,适量白砂糖,把剛剛調制好的酵母水緩緩倒入,一邊攪拌着面粉和酵母水,直至揉成光滑的面團,使其呈現出盆光,面光,手光的狀态。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一步來了,加入自己煉好的豬油,再簡單的揉搓一下,把豬油完全揉進面團裡,使面團充分的吸收豬油,最後再蓋上蓋子進行發酵。夏天放哪裡均可,冬天則需要放在溫暖的地方,使其更快的發酵。
發酵到面團體積增至兩倍大即可,切記不可發酵時間過久,不然容易發酸。
然後取出面團,撒上少量面粉,多揉一會兒,揉成長條形,在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見面劑上有許多小氣孔,氣孔越多,說明發酵程度越好,然後揉成窩窩頭的形狀,饅頭成型後,再繼續醒發20分鐘左右。
上鍋蒸這一步也很重要,一開始一定要用中火,鍋裡要加涼水,如果用大火開水伺候,那蒸出來的絕對是死面團。
蒸饅頭最忌使用熱水, 很多人喜歡用熱水或者開水蒸饅頭,認為這樣蒸得快,但恰恰相反,這樣子蒸出來的饅頭反倒不好吃。因為生冷的饅頭突然遇到熱氣,容易導緻面團表面粘結,使饅頭夾生。所以,正确的過程應是在鍋内先加入足夠的冷水,然後再把醒發好的饅頭上鍋蒸,這樣可使饅頭慢慢有涼到熱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又讓饅頭醒發的更好,吃起來口感更加松軟可口。
辨别饅頭蒸熟的方法有以下2種:
1、用手指輕輕地按壓一下饅頭,如果饅頭在很短的時間裡能夠快速回彈,就說明已經熟了
2、蒸好後的饅頭取出來撕一點饅頭的表皮,如果很輕松就能揭開就說明熟了,如果不能就說明未完全熟透。
蒸好後的饅頭及時取出,存放于通風處,能讓饅頭吃起來又香又軟,哪怕饅頭涼了,也不會發硬。
其實我們加入的“2白”是豬油和白砂糖,它們有什麼魔力讓饅頭變得又香又軟呢?
原來是豬油的油脂具有很大的表面張力,可以讓面團很容易成團,不容易開裂、起皺皮、發黃,這也是糕點店師傅在做桃酥類糕點時常常加入豬油的原因。在選擇豬油的時候。我們可以挑選一些色澤發亮的豬闆油切成條狀,加水進行熬制,中途可加蔥段提味,全程用勺子不停地進行攪動,防止豬闆油沾底,又能快速出油,最後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又細膩。
加白砂糖可以提高酵母的成活率,而且酵母菌吸收了糖分,就會變得異常活躍,進行大量的繁殖,繼而使面團發酵的效果達到最佳,蒸出來的饅頭才會又香又軟。
蒸饅頭看似很簡單,其實裡面的技巧還是挺多的,分享了以上蒸饅頭的小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饅頭還是自己在家做得好吃,畢竟自己做的吃着放心。如果你對蒸饅頭還有更好的建議和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給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