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啤酒一樣,哈爾濱是也是第一個喝格瓦斯的城市。以前格瓦斯、汽水和果子露是哈爾濱僅有的、也是最大衆的飲料,當時各大小飲料廠和有的烘焙食品廠都有生産。由于格瓦斯是由酸面包浸泡液發酵而成,所以格瓦斯有濃濃的面包糊香、面香和酸香,經過各菌類發酵分解後,使味道更加醇香濃郁。
現在有的廠家生産的格瓦斯是由麥精發酵的,那應該叫“麥精露”。哈爾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生産過麥精露,據說是當時啤酒廠因沒有原料,就用麥精代替生産出含有酒精的麥精露飲料,可見沒有麥芽現場發酵的産品是不敢叫啤酒的,當然那是以前了。經查格瓦斯(kwaschlebowy)翻譯過來就是面包發酵的意思,所以不是面包液發酵的産品是不能叫格瓦斯的,血統不純。
啟動天然酵母,我的酵母是用葡萄幹和全麥制作的。将酵母引子用同等量的面粉進行第一次發酵,待發酵到液面塌陷後進行下一步。
将頭酵加入足量面粉、鹽和水進行二次發酵。
發酵到兩倍大。以上過程大約需要30小時,由于我沒有乳酸菌,所以發酵時間長一些,以增加酸度。然後用220度烘烤45分鐘。
烘烤後的面包,由于烤箱内蒸汽不足,出現了爆邊。
切片
晾曬
晾曬後
烘烤,由于沒有加糖色,所以火候有意大一些。
将烤好的面包片裝入粗布袋中,封口。
70~80度熱水浸泡2~3小時,可再浸泡2次或3次,如同麥糟洗槽。
這是頭道面包液
經過浸泡後的渣滓,扔掉了,可惜。
7克酒花。浸泡時沒有加,怕太苦,還是幹投吧。
加入3克面包酵母(5ml的小量勺)。以前不用這種東西,是用上次未經殺菌的格瓦斯醪糟。也可同時放入乳酸菌及糖色等最後發酵。
發酵。30多度環境發酵2~3天,然後5度左右發酵一星期。我這次酵母放多了發酵很快,一秒來鐘冒一個泡,持續了2天後就裝瓶了,口味會打折扣。
過濾後裝瓶。有意裝了幾個塑料瓶,好了解内壓大小。
5小時後感覺壓力差不多了(這時如冷藏幾天更好),進行巴斯消毒。格瓦斯要想終止發酵隻能消毒,讓酵母死掉,因為有糖,發酵會無休止地進行下去,直道把糖吃完,這樣瓶子早就就爆了。以前是發酵很慢,到一定程度就出售了,所以夏天經常有爆瓶的。
小結
味道與秋林的差不多,由于面包被吃了幾片,味道不太濃,但酒花味較濃。
顔色淺,因沒加焦糖和發酵時間短。
壓力大約有2個體積。
酸度不夠,主要是發酵時間短和沒加乳酸菌。
由于發酵很快,殘餘酵母很多,所以瓶底沉澱物不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