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訊 (記者 張慶萍)老揚州人過清明時,必須要吃“五新”,也叫“五青”,即枸杞頭、黃黃子、蘆蒿、馬蘭頭和香椿。其中被譽為“樹上蔬菜”——香椿的味道最為濃郁,所以香椿漲蛋這道名菜,也深受食客歡迎。那您可知道,香椿其實也是一味祛風利濕,止血止痛的中藥。本期中草藥故事,就和揚州友好醫院中醫科主任張錫元一起聊聊香椿。
春季野菜的榜首是香椿
春季是各種野菜萌發的季節,其中香椿的價格最貴,才出嫩芽時每500克能賣四五十元。有資料表明,椿芽入菜可能始于唐代,但現在看到文字記載的是在宋時,蘇頌的《圖經本草》中有“椿木實而葉香,可口取”的記述。68歲的老揚州朱壽明說,打他記事起,就常見母親用才長出的綠葉紅邊的香椿頭,切碎放在攪勻的蛋液裡,用油煎得外脆裡嫩給家人吃。“那時條件差,中飯菜裡若有道香椿漲蛋,一天都是高興的。”
82歲的老揚州張鴻也表示,香椿自古就是名貴的野菜,應列春季野菜的榜首。他說:“清代李漁說:‘菜能芬人齒頰者,香椿頭是也。’與人們喜歡的野菜荠菜、枸杞頭、馬蘭頭比起來,香椿芽采摘的季節更短,所以上市數量很少,從立春開始到清明前就得結束,比龍井茶的采摘期還短。”
74歲的陳瑞與老伴雖喜愛種植花卉,對于香椿也是特别的偏愛。無論是舊宅,還是新院,總要找地方種上幾株香椿樹。春暖花開時,也到了香椿芽的收獲季。除了自家餐桌增加了幾回香椿漲蛋,也會采摘下來贈予親朋好友。
可漲蛋,可炸,還可拌豆腐
一提香椿,人們緊接想到下一個詞“漲蛋”,其實可烹制的菜肴遠不止這個。朱壽明也是一位喜愛烹饪的老人,他告訴記者,香椿芽還可以拌豆腐,或者做油炸香椿魚兒(香椿芽裹稀面粉下油鍋炸)。
具體做法是将香椿芽洗淨,用鹽腌一下,瀝去水分。把雞蛋打碎,蛋液放在容器中,加入面粉、玉米粉、鹽,調成稀面糊,再将香椿芽倒入。鍋中放入油,置火上燒至五成熱,将香椿一根根挂好糊,下油鍋炸,炸至鼓起時撈出。“最後,再将油燒至七成熱,将炸好的香椿倒入油鍋,撥散,翻轉炸至金黃色時,撈出即成。”
69歲的老揚州許文娟這個季節最愛給家人做一道“香椿拌豆腐”。她說,這是跟她母親學的。“将剛摘下的香椿芽洗淨後在熱水中焯一下,瀝幹後切碎,用豆腐幹或嫩豆腐加上鹽、麻油等調料攪拌,如再加點鹹蛋黃碎塊,味道更為鮮美。
說到香椿的制作方法,老揚州人都會說用開水焯一下。對此,張鴻曾在自己寫的一篇文章中專門提醒,香椿老葉中含大量亞硝酸鹽,食用不當易中毒。如果烹調前在開水中焯一下就能去除大半,所以應該焯一下,瀝去水分再做菜。“香椿用沸水焯燙一分鐘,可去除2/3以上亞硝酸鹽,還不影響色澤。還有人喜歡腌了慢慢吃,這毒性更大,就是腌也應先焯水。”
香椿根、葉、枝、果都可入藥
說了這麼多用香椿為食材做的美食,再談談它作為中藥的功效。張錫元說,春季的時令蔬菜香椿,記載于《本草綱目》,也是一味可以用于多種疾病的中藥。
張錫元告訴記者,香椿,又名紅椿、椿芽樹、椿花、香鈴子,性味苦、澀,溫。其根、葉、枝、果都可以入藥,根全年都可以采收,果實秋季可以采收,枝葉一般春夏可以采收,具有祛風利濕,止血止痛的功效。“不同藥用部位功效有不同。根皮可治痢疾,腸炎,泌尿道感染,便血,血崩,白帶,風濕腰腿痛。葉及嫩枝可治痢疾。果也叫香椿子,可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
而在一些古今醫書中,都可見香椿可醫病的内容。張錫元介紹,《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發汗,治心胃氣痛”;《青島中草藥手冊》:“收斂止血,祛風燥濕,止癢。主治赤白痢疾,虛火頭暈,尿道炎,遺精,便血”;《福建藥物志》:“治百日咳”……
與許多藥食同源的食材一樣,香椿再香,也有食用的諸多禁忌。張錫元表示,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使痼疾複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再則,陰虛的人吃了香椿後容易加重肝火,尤其是陰虛、燥熱的糖尿患者;最後,許多野菜會引起日光性植物性皮炎,食用後應避免陽光的照射,食用香椿等野菜也要因人而異,過敏性體質或抵抗力較差的人群應盡量避免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