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典籍《黃帝内經》中有關于日常如何飲食記載: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其中的五谷是指:稻谷、麥子、大豆、玉米、薯類。雜糧是指除米和面粉以外的糧食,按種類分為:小米、燕麥、薏仁等的谷類雜糧;荞麥、藜麥等的假谷類雜糧;蠶豆、豌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雜糧;甘薯、馬鈴薯等薯類雜糧。
此外,五谷雜糧也是一種統稱,泛指糧食作物。
五谷養五髒
古人認為,五谷雜糧可養五髒,大豆重養腎、大米重潤肺、小米重養脾、高粱重養肝、小麥重養心,故有“一谷補一髒”的說法。
1、小米:又被稱為粟米、月子米、五谷之王等,是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谷物,尤其适合脾胃虛弱的人群,所以很多大病初愈沒有胃口的人最想吃的首先就是小米粥。水多米少的小米稀粥,适合健脾除濕利尿;稠稠的小米粥補益脾胃,适合胃病患者吃(米油一定不要浪費);小米幹飯則适合産婦恢複氣血,還有下奶作用,如果拌上精心熬煮的牛肉湯,就更好了。
2、大豆:這裡的大豆專指“黃豆”,為豆中之王,性平,味甘,有健脾寬中,補虛養血之效。網絡上有很多人說自己堅持喝豆漿後發現有豐胸的意外之喜,這與大豆富含雌激素樣的異黃酮、卵磷脂、甾醇、亞油酸、植物類固醇以及多種人體必需性氨基酸有密切關系。此外,黑豆被稱為“腎之谷”,補腎強身,适合腎虛患者食用。
3、大米:色白入肺,秋天天氣幹燥,可以每天早上起來喝一碗大米粥,生津液,潤肺髒,尤其适合肺熱、咳嗽人群。
4、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症狀會有一定緩解。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炒熟,每日早晚飯前用水調成糊食用,可養肝益胃。
5、小麥:每年夏天小麥新下後,我們都會推薦大家吃面條來養心氣,民間也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這是因為小麥具有養心益腎,健脾和血,除熱止渴的功效。
但我們建議大家吃小麥最好吃粗碎小麥,因為含有麥胚和麥麸的小麥才是全谷物類食物。像現在用精加工後的小麥做成蛋糕、餅幹等的烤制食品,比較燥熱,吃了容易上火,出現大便燥結、口幹舌燥等症狀。
五谷雜糧的正确吃法
1、粗細搭配:不僅營養,還容易消化,更加合理。例如小米和大米做成二米飯、紅豆與大米熬紅豆粥、燕麥與白面做成雜糧餅等。
2、新鮮是王道:新下的小米更容易出米油,新下小麥做的面條更加勁道……五谷雜糧和蔬菜水果一樣,新鮮的食物更好吃。
3、大道至簡:每種雜糧都有自己獨特的香味,烹調時加太多糖、油等調料反而遮蓋了食材本味,蒸煮等烹調不僅簡單,還更健康。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
#坐月子吃什麼最好#
#脾胃虛弱#
#肺熱咳嗽#
#五谷雜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