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錄片裡的文案挺難寫的。
定位于口舌的娛樂享受,将美食通過網絡觸達觀衆感官。而文案作為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也是為觸動觀衆。
好的文案可以激發、豐富觀衆的想象,讓他們盡快融入到視頻營造的氛圍中,加強體驗。
從《人生一串》到《第一餐》,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從早上第一頓到夜裡最後一碗,他們對于美食這樣描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之上,一直都流傳着風味的故事,關于師承,關于門派,關于琢磨,關于頓悟。無論置身繁華鬧市,還是深居鄉野陋巷,世上的滋味就這樣流轉于餐桌,交織在冷暖人間。”
——《風味人間》
“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着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隻要點起爐火,端起碗筷,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
——《舌尖上的中國》
“早起第一餐,吃的,是踏實;要的,是溫暖。四季走走停停,悲歡離合,也總在清晨伊始後雜交浮現,但,不論漫長日子裡的苦楚坎坷有多難吞咽,請相信,在城市的某個角落或小小的早餐桌上,一定有股暖意随微風拂過你我心間。”
——《第一餐》
“從炕頭小酒到酒店大餐,這個龐大的選擇譜系裡,很多人鐘情于街頭巷尾,市井裡弄,隻有這個環境,配得上他們想吃出點境界的企圖。”
——《人生一串》
美食記錄片,通過文字介紹食物、地域,訴說美食背後的故事,讓觀衆隔着屏幕大飽口福。除了影視特寫,更需要運用文字激發引導觀衆的想象能力,從而完成由眼到口、有口到心的心理轉變。
在文案創作上頗具巧思,
具體來說有以下3種常見方法:
一是:鮮明風格特色
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構成、風土人情、産業結構比重等等皆有很大差異,文案撰寫的過程中若有意融合當地特色元素,會豐富觀衆的視聽感受。
如當鏡頭轉向北京一帶的吃食時,加上“兒”化的文案,“爆肚兒”一定比“爆肚”更有味道。
同一地區不同年齡、階層人士的世界觀、思維觀、道德觀和價值觀也各有不同,當鏡頭轉到食客視角,“大快朵頤”比“吃的又多又快”沖擊力更強,更能突出美食作品的風格特色。
二是:升華叙事主題
一個美食類的視頻作品,其鏡頭大多聚焦于美食制作和美食享用,觀衆陳興而歸之時加以情感升華,使作品在觀衆心中回味更久。
因為一個文案從而記住那個當下的感覺,繼而記住那個作品。
文案工作者要達到這一目的,可以在前期做好鋪墊,緩緩道來,最後随着視頻播放至尾,文案内容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加深刻。
也可以在故事中穿插着升華和平緩。除了“慢悠悠”的文案,還可以加入更為“快”的文案,就像網易雲樂評一樣,讀起來不長,但卻能在一瞬間擊中觀衆心牆。
三是:細品文案
文案人的功夫有很多是“品”出來的。
從大的階段分開來看:在撰寫時自己揣摩語句,這是一品;之後等作品制作打包完成,從一個觀衆視角來回看它則是二品;每次去感受都有可能産生新的想法,或許這樣寫更好,那樣寫更适合等等。
微小的改動也有可能産生截然不同的情感體驗~
相較于各大品牌口号的字字珠玑,為視頻創作的文案好像不需要字字出彩,但經過累加,這些文案就為一個視頻、劇集添上了泛金的衣罩衫。
而這層效果也正被觀衆看見:
作為美食紀錄片的文案人,看到觀衆評複自己當初放進去的“彩蛋”,内心是欣喜的。
通過視頻這種單向表達讓處于互聯網兩端的兩個人點燃了同一束思想火花,發酵出契合的共鳴,感覺非常奇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