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黨參、太子參、西洋參、紅參……這麼多參,它們有什麼區别,又應該怎麼吃呢?
人參:補虛第一參
功效:補氣固脫,健脾益肺,甯心益智,養血生津
人參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藥,适用于調整血壓、恢複心髒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脫液所緻元氣欲脫,神疲脈微。對心氣虛衰之失眠多夢,驚悸健忘,體虛多汗也有效果。但實熱、正氣不虛者不适宜服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5-15克,大劑15-5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
1、實證、熱證忌服。
2、服人參當天或24小時内忌蘿蔔,忌茶,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藥性論》:“馬蔺為使,惡鹵鹹。”
4、《醫學入門》:“陰虛火嗽吐血者慎用。”
5、《月池人參傳》:“忌鐵器。”
6、《藥品化義》:“若脾胃熱實,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悶,噎膈便秘,有蟲有積,皆不可用。”
7、《本草經集注》:“茯苓為使。惡溲疏。反藜蘆。”
8、《藥對》:“畏五靈脂。惡皂莢、黑豆。動紫石英。”
9、忌與葡萄同吃營養受損,葡萄中含有鞣酸,極易與人參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沉澱,影響吸收而降低藥效。
10、忌用五金炊具。
怎麼吃?
炖服:将參切片放入碗中,加适量水後密閉碗口,放入鍋内隔水蒸,蒸1~2小時即可。
含服:将參切成薄片,放入口中含服。
泡服:将參打散裝入袋泡茶袋中放入杯中,加入開水,泡5分鐘即可飲用。
紅參:陰盛陽虛者的首選補品
功效:補元氣、生津安神
凡有面色蒼白暗淡、手腳冰涼等陽虛症狀者,可選用紅參進補。
服用宜忌
宜服:
紅參為偏熱性,具有振陽之力,特别适用于氣弱陽虛的人士服用,如常感頭暈眼花、氣喘無力、年老力衰、病後體弱者,或婦女失血過多,手術後,特别适于服用。秋、冬季節适宜服用。
忌服:
陰虛火旺、高血壓未受控制者不宜服用。心髒病患者在服用前,也最好咨詢醫師的意見。
怎麼吃?
日常服用方法很多,泡茶飲,研末吞服都可以。每天1~2克就可以了,太多了容易引起上火。也可以煮粥,将紅參切成薄片,早餐熬粥時放入少許。也可嚼食,将紅參切成薄片,含于口中細嚼,有補氣提神的功效。
黨參:補氣補血全能幹
功效:補中益氣,可用于各種氣虛不足者、疲乏無力、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軟。
容易感冒的人也适合服用黨參
内服:煎湯,3~5錢,大劑1~2兩;熬膏或入丸、散。
《中國藥典》:9~30g。
有實邪者忌服。不宜與藜蘆同用。
怎麼吃?
1.黨參雞湯
功效:溫中補虛、散寒止痛
材料:雞項1隻 黨參50克 胡椒根50克 紅棗8粒
(雞項是廣東的說法,即仔雞,指未下過蛋的雌雞和從未打過鳴的公雞。)
雞項剖淨、去内髒及尾部、斬塊;胡根、黨參、紅棗(去核)分别用清水洗淨。
将用料全部放入炖盅内,加開水适量,蓋好,用文火隔水炖3小時,調味供用。
用于胃寒疼痛、胃痛急發、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劇、口淡不渴、時泛清涎、常喜熱飲;亦用于風寒濕痹之關節疼痛。
2.黨參杞子豬肝粥
主治:肝腎兩虧、乏力頭暈等
材料:黨參20克、枸杞30克、豬肝50克、粳米60克。
太子參:補氣不上火
功效:益氣健脾、生津潤肺。常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幹咳
相對于人參、紅參、黨參而言,太子參的補氣力量并不是很強,但是太子參沒有過多的燥性,不會引起上火等問題,因此尤其适合氣虛且易上火者使用。
它還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既能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防禦,又能增強人體的代謝。
怎麼吃?
用太子參泡水:水的溫度最好在90℃,每次10克代茶飲,其次就是用太子參打散裝袋,6~10克代茶飲。
西洋參:清熱養陰、生津止渴
功效:西洋參與人參都能補虛,西洋參與人參雖然形同但藥效卻不同,歸納起來就是,人參補氣,偏于助陽,西洋參補氣,偏于養陰。
人參偏溫,溫能補陽散寒,苦能燥濕,濕傷陽。因此,燥濕也有助陽的作用。西洋參性涼,涼能清熱,甘涼相合,既能清熱養陰,又能生津止渴。
一般來說西洋參茶适合于年齡較大,久病體虛的老年人以及容易受風寒,着涼感冒的虛性體質人群。如年輕體壯和容易動氣發脾氣的人,因為氣血過旺所導緻的,就不适宜飲用。
怎麼吃?
可以用西洋參飲片泡水代茶飲,一次可放1~3片,以溫開水沖泡飲用,喝完後再将飲片吃掉,夏日常在高溫下工作的人,口中含片西洋參,可以起到防中暑的作用。
中陽衰微,胃有寒濕者忌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