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能夠健脾胃的食物有哪些

能夠健脾胃的食物有哪些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11 12:47:48

  脾胃虛弱的表現

  1、容易發生腹瀉

  脾氣虛或脾濕,常常會有腹瀉、腹痛、畏寒等現象,甚至小便多。

  2、食欲受到影響

  當脾氣虛時,除了容易食欲下降之外,還容易發生腹脹,尤其在飯後加重。

  3、臉色白或浮腫

  脾虛人的常常臉部浮腫,有眼袋,臉色也蒼白。

  4、沒有活力

  脾虛人群早晨會出現胸悶氣短、頭暈等現象,平時則容易發生懶言少語、身體乏力和沒有精神的狀态。

  5、女性容易月靜多

  中醫認為脾主統血,脾虛則不統血,容易出現慢性出血的現象,對于女性來說會出現月經多、便血、皮下出血等現象。

  能夠健脾胃的食物有哪些

  1、西國米

  又稱西谷米,西米。白淨滑糯,營養豐富。性溫,味甘,能溫中補脾,凡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頗宜。《柑園小識》記載:“西谷米健脾運胃,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

  2、糯米

  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洩。”所謂脾病,乃指脾虛為病之義。《本經逢原》說得好:“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3、紅薯

  俗稱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禦風寒,益顔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髒”。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4、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髒,壯氣力,止洩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本草經疏》亦雲:“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谷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髒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

  5、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本草求真》還解釋道:“扁豆如何補脾?蓋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會約醫鏡》認為:扁豆“炒用健脾止瀉”。對于脾虛嘔逆,食少久洩、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6、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谷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7、牛肉

  性平,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醫林纂要》中說得好:“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後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故凡久病脾虛、中氣下陷、氣短乏力、大便洩瀉、脾虛浮腫之人,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與大米煮粥調料進服,這對脾胃虛弱的恢複,大有裨益。

  8、牛肚

  性平,味甘,也能補虛養脾胃。曆代醫家多有論說。《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記載。《本草蒙筌》亦稱牛肚“健脾胃”。《本草綱目》還說它能“補中益氣,養脾胃。”所以,凡脾虛之人,或病後脾胃虛羸,宜煨食之。羊肚也有與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虛者食之亦宜。

  9、飯豇豆

  性平,味甘,能健補脾胃,對脾胃虛弱、食少便瀉,或婦女脾虛帶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的記載。明·李時珍還說它能“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髒,調營衛,生精髓”。除通常炒食外,還可同粳米煮飯或煮粥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