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包皮粘連的定義為:包皮過長或者包皮比較緊,在這樣的情況下,強行将包皮上翻,随後包皮未能及時複位,過緊的包皮口就像狹窄的環緊緊勒在龜頭後冠狀溝處。這種疾病在嬰幼兒身上特别多見,治療方法是什麼呢?
1、嚴重時需手術
包皮粘連嚴重時可采用包皮環切術治療,多因包皮皮膚的内闆與冠狀溝和龜頭粘連。這是包皮龜頭炎反複發作的結果,包皮粘連炎症造成大量炎性滲出,吸收後便引起粘連。手術時需仔細分離清楚,否則可出現龜頭部外形的變異,有些患者在分離術後龜頭皮膚的色素會深淺不一,出現花斑。
2、無粘連可采用非手術療法
若無粘連,消毒後用2%的地卡因麻醉,将包皮口擴張至能上翻包皮為上。分離後數日内可有包皮水腫,用溫鹽水泡洗即可消失。包皮粘連如果還沒有明顯的解除,再粘連可再采用同法略作處理。這種非手術治療包皮粘連不出血、無感染、不需拆線,所以患兒和家屬均易于接受。
3、最好在兒童時期治療
包莖及包皮粘連的處理可在小兒的各個年齡時期進行,如新生兒及嬰兒期(<1歲),幼兒期(1-3歲),學齡前期(3-7歲),學齡期(7-15 歲).如有的嬰兒出生後二、三天無尿,包莖外口如針孔,伴有類脂穢物封閉。經包莖擴張後剝離出穢物,沖洗後排尿通暢。包皮粘連的治療中,也有的兒童因包莖而形成包皮垢,在龜頭皮膚下形成1或多個結節物,質軟或硬,局部無紅腫或滲出,排尿時包皮腔充盈如球,經擴張、分離、剝取包皮垢。包皮粘連的治療過程中,取垢石後,有時可見陰莖龜頭包皮垢壓迫處蒼白有凸凹不平現象,龜頭發育往往受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