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疫苗有幾種?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長效藥物未來是一定會得到很大的發展”國家衛健委艾滋病專家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張福傑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世界艾滋病疫苗有幾種?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長效藥物未來是一定會得到很大的發展。”國家衛健委艾滋病專家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張福傑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
全球第一種長效艾滋病預防藥物最早或于2022年第一季度在美國上市。日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卡博替拉韋新藥申請優先審批,目标批準日期為2022年1月24日。卡博替拉韋是一種長效注射暴露前預防,或者PrEP藥物,用于艾滋病毒感染風險人群和艾滋病毒陰性暴露前預防。在臨床試驗中發現,卡博替拉韋每八周服用一次肌内注射,在預防艾滋病毒感染方面比每日服用 PrEP (口服恩曲他濱/替諾福韋雙氧苯丙胺)更有效。
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報告,截至2018年末,全球範圍内HIV病毒攜帶者及艾滋病患者人數約3790萬人。
在談及HIV防治現狀時,國家衛健委艾滋病臨床專家組成員、南方科技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艾滋病醫學中心主任王輝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随着近年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藥物的出現,HIV已經從緻命性流行病轉變為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感染者的病死率顯著降低。
然而,中國近年來HIV新發感染數量卻呈逐年上升趨勢 。從2012年到2019年,我國新感染HIV的患者以每年新增約1萬的數據在攀升,從2012年的8.25萬到2019年的15.8萬。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國報告的現存艾滋病(HIV)感染者104.5萬例。我國HIV病毒攜帶者僅有68%了解自己的病情,80%知情的患者得到抗病毒治療,91%獲得治療的患者體内的病毒量能夠受到抑制。該數據對比全球“90-90-90”目标來看,我國仍有差距。
“現在針對HIV提倡的治療觀念是‘預防為先’、‘治療就是預防’。即如果患者治療後,病毒就可以降到檢測水平之下,而一旦降到檢測水平之下,這一疾病就很難傳染。”王輝教授稱,“這是2010年,國際上提出的概念,後來在各種實踐中也得到了多方證實。需要注意的是,若是HIV陽性患者,則需要進行全部治療,在治療以後就達到了預防的作用;若是一些高危群體,偶爾暴露一次,或經常暴露,就要采取暴露後預防或暴露前預防,來達到暴露預防的目的。”
HIV是一種非常狡猾的病毒,它們自身攜帶了一把特殊的“鑰匙”,可以進入并且“占領”人體内負責守護健康的一類免疫細胞——T細胞。與此同時,HIV病毒可以把這些T細胞變成“病毒工廠”,利用細胞内的原料複制出大量的病毒,然後再去感染新的T細胞,如此反複。這也使得HIV病毒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新産生大量的病毒逐漸侵害患者的免疫系統,導緻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甚至發展為艾滋病,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HIV感染初期大部分感染者并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若長期不進行抗病毒治療,免疫系統将逐漸被HIV摧毀,最終将喪失所有免疫能力。從感染HIV到艾滋病發展之間的潛伏期通常為2-10年,抗病毒治療可以延長潛伏期,若治療恰當,HIV感染并不一定會發展成艾滋病。
随着國内HIV防治工作的深入推進,治療患者規模及長期用藥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有研究機構估計,今後5年,我國每年接受抗HIV藥物治療人數将增長10~14萬;至2028年,接受抗HIV病毒治療藥物治療人數約達170萬人。
另據中商産業研究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抗HIV治療藥物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2013年的7.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0.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7%。預計至2023年,我國的HIV病毒治療藥物市場将達49.6億元,2019年至2023年預計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6%,HIV病毒治療藥物市場潛力巨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際主流的抗HIV病毒治療藥物研發主要掌握在吉利德、葛蘭素史克(GSK)、強生三家跨國藥企手中。與發達國家市場相比,目前國内抗HIV病毒治療藥物較為稀缺,相關主流藥物主要為仿制國外上市已久、作用機制相對老舊的品種。主要以前沿生物的艾博衛泰、艾迪藥業ACC007和ACC008、天津扶素生物德西夫韋肽、鄭州大學和河南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上海藥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塞拉維諾為主。
國家衛健委艾滋病專家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張福傑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長效藥物未來是一定會得到很大的發展,比如說将來會有六個月使用一次,甚至十二個月使用一次的藥物。醫學發展有一定的規律,預測三五年後,會有新的靶點,如廣譜中和抗體等新藥物會問世,而這也将成為抗HIV藥物的研發方向之一。”
然而,盡管随着醫學界對HIV病毒和艾滋病研究的不斷深入,艾滋病患者已經可以在服藥控制得當的情況下維持數十年的正常生活,但是,目前新發感染人數仍呈現持續增加趨勢。為此,業界有觀點認為,HIV真正的破局點在于預防,由此也進一步催生了HIV疫苗市場的發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目前針對疫苗市場的研究主要在海外,布局企業中不乏強生、賽諾菲、默沙東、GSK、吉利德等。
在今年8月19日,Moderna啟動了一項艾滋病mRNA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預計于2023年春季結束。目前,Moderna公司有兩種艾滋病候選疫苗,mRNA-1644和mRNA-1644v2-Core。兩者在用于人類試驗之前都已經進行了安全性測試。
除此之外,今年7月,有消息稱,牛津大學開始對一種新型HIV候選疫苗進行接種,作為英國一期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項被稱為HIV-CORE 0052的試驗的目的是評估HIVconsvX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這是一種針對廣泛的HIV-1變體的混合疫苗,使其有可能适用于任何地理區域的HIV菌株。
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疫苗免疫學教授、試驗首席研究員Tomá Hanke說:“40年來,一種有效的HIV疫苗一直遙不可及。這項試驗是對這一新型疫苗戰略進行一系列評估的第一項,它既适用于HIV陰性個體的預防,也适用于HIV感染者的治療。”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在2022年4月前報告HIV-CORE 0052試驗的結果。他們還計劃在歐洲、非洲和美國開始類似的試驗。
而在今年2月初,吉利德科學也宣布與Gritstone Oncology公司達成合作、選擇權及許可協議,共同研發一款基于疫苗的免疫療法。吉利德和Gritstone共同研發的HIV治療性疫苗,将使用Gritstone專有的初免-增強(prime-boost)疫苗平台,包括自我擴增型mRNA(SAM)和腺病毒載體以及吉利德開發的抗原。
吉利德科學病毒學治療領域高級副總裁Diana Brainard博士曾公開表示,HIV療法在過去三十年裡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HIV感染者仍需終身接受治療。利用SAM和腺病毒載體,Gritstone的疫苗技術有潛力幫助人體免疫系統識别和消滅被HIV感染的細胞。
對此,有分析師指出,HIV疫苗的市場潛力很大,但是研發難度更大,此前已經有不少醫藥巨頭和知名機構折戟其中。
早在2013年4月,因為接種該疫苗的試驗組HIV感染率比對照組的還高,美國叫停了一項HVTN505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
2020年全球最有希望的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失敗,這項研究被FiercePharma評選為2020年全球十大臨床試驗失敗案例之首。該試驗始于2016年,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牽頭開展了代号為HVTN 702的大規模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試驗地點選擇在了世界上艾滋病最為泛濫的國家之一的南非。該疫苗是由2009年在泰國完成臨床試驗的RV144改進而來。這個由賽諾菲和GSK開發的HIV疫苗HVTN 702 Ⅲ期試驗顯示,安慰劑和疫苗之間幾乎沒有區别。
今年9月初,強生也終止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開展的IIb期Imbokodo臨床試驗 。根據相關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随訪第24個月時,安慰劑組1109名受試者中有63人感染了艾滋病,而疫苗接種組1079名受試者中有51人發生感染,該疫苗的效力估計僅為25.2%,置信區間低于0%。
對于疫苗進展緩慢的原因,也有業内觀點認為,最大原因就是HIV基因組突變導緻的病毒株高度多樣性。HIV實際上不是一種病毒,它更像是5000萬種不同的病毒。目前世界範圍内已經存在許多類型病毒株,而且不斷出現新的類型。這可能意味着針對一種病毒亞型尖峰蛋白的抗體不會對另一種亞型有效。
在談及HIV疫苗的研發難點時,吉利德方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吉利德科學與Gritstone合作共同研發HIV疫苗的計劃目前正在順利開展。
“臨床治療所用的HIV疫苗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激發足夠強度、廣度并且持續時間長的包括記憶反應在内的T細胞反應,從而針對病毒序列起作用,最終目标是在HIV感染者中(體内)誘導産生長期免疫介導的病毒控制。目前開展的研究項目中,我們意圖克服的挑戰包括如何通過細緻的疫苗免疫原設計戰勝病毒多樣性和次優免疫原性、以及如何通過多次劑量實現異源初次免疫/加強免疫的方案以及将來如何與其他藥物合并使用實現聯合防治(治療)方案。”吉利德方面說道。
HIV疫苗研制一波三折,除了研發難度大外,臨床試驗其實風險也很大。一旦疫苗作用失效的話,那受試者可能面臨終身感染的風險。這也是艾滋病發現四十年了還沒有研發出合适的疫苗的原因之一。
王輝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目前,抗HIV的藥物有很多種,但是取得公認預防的就一種,就是作為暴露前預防用于臨床的,就是替諾福韋 恩曲他濱的合劑。此外,我們需要了解的是,HIV預防的藥物,在國際上主要沿着長效預防藥物的趨勢進展,很多都在進行臨床試驗階段,主要的藥物以注射類針劑為主,大多可以實現一個月打一針,或者兩個月打一針,再或者是半年皮下埋植,而針對HIV的藥物研發以後也會越來越人性化。現在的藥是每天要吃一次的。但是行業發展的方向将是以長效為主。至于皮下埋植,還未進入臨床使用。而在疫苗方面,也還沒有療效較好的HIV疫苗産品進入臨床應用。
那麼,在疫苗尚未出現之前,如何才能以最好的方式進行HIV管理?
張福傑教授強調,在疫苗尚未普及之前,将暴露前預防(PrEP)教育落實到高危人群,成為降低HIV感染新發感染風險及HIV防控的重要一環。
“首先,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認知,就是暴露前的預防是當前全球公認的HIV最重要的有效防控策略。如果感染疾病,不僅要承受軀體上的影響,而且心理的影響是長久的、無法估量的;其次,暴露前預防用藥不是一個研究的概念,它是一個重要的研究策略。在發達國家,比如說歐洲和美國已經都把用藥物來減少危險人群感染HIV當成一個重要的防控的策略;此外,暴露前預防是重要的有效的防控策略,不僅對于這些易感人群,對于整個社會都是非常重要。"張福傑教授說道。
目前,暴露前預防作為關鍵防控策略之一,已被納入我國HIV綜合防控體系。暴露前預防至尚未感染HIV的人暴露于但暴露前預防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高風險人群對于這一新預防幹預措施的認知狀況仍不樂觀。
王輝教授指出,目前重點地區及重點人群對暴露前預防的知曉率還較低,規範應用者較少。事實上,暴露前預防用藥預防HIV感染的有效性可達90%以上。它預防HIV感染的原理,是通過提前服用抗HIV感染藥物來限制HIV進入之後在人體内的複制,從而達到預防HIV感染的效果。高危人群如果能正确使用暴露前預防,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風險,進而實現最有效的保護,也能在公共衛生層面對 HIV 的傳播的遏制起到積極影響。
“暴露前預防目前不管從臨床試驗還是從真實世界來的數據方面來看,都顯示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就要求我們正确引導高危人群來做暴露前預防。一方面,我們要進行評估和期限的檢測,與高危人群進行商量,再給他們開具處方藥,并定期每三個月進行一次随訪,觀察藥物的毒副反應;另一方面,我們要做好檢測工作,由于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檢查才發現本身就可能有其它疾病,所以檢測是非常重要的。”王輝教授強調,重點人群主要包括男男同性戀人群、單陽家庭、靜脈吸毒人群、變性人群等。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