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東莞元旦節的飲食習俗

東莞元旦節的飲食習俗

美食 更新时间:2025-11-07 17:00:42

  東莞元旦節的飲食習俗

  東莞元旦飲食豐富多彩,其中有的從古流傳至今花樣種類繁多,比如有喝桃湯、各人各吃一個雞蛋、湯餅等等。

  桃湯。是取其桃葉、桃枝,根筋三樣合起來煮,東莞人認為喝桃湯可以避邪氣驅百鬼所以他們每年的元旦都喝桃湯。

  五幸菜。五幸菜在東莞是元旦的早晨當做早餐來吃的,以助排污清腸胃。五幸菜是五種有幸味的菜,有蔥、薤、蒜、韭、胡荽,據說可活動五髒,也是祈求健康的東西。

  湯餅。小麥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湯餅肯定很少聽過吧,估計也隻有東莞這裡的元旦才食用湯餅吧,貌似元旦吃湯餅的逐漸減少了,原因是因為湯餅了是用小麥制成的,小麥呢是非常營養的,但是用來做湯餅的話就不怎麼好吃了,制成成品了是柔軟的非常的有嚼勁的,有點像拉面的制作方法,但是還沒有拉面好吃,所以再過幾年連東莞人可能也不吃湯餅了,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是自古已久的嗎,當然連食品也是不例外的哦!

  東莞乃至全國流傳至今任然有名的元旦食品要數餃子和年糕了。

  餃子。前身是“馄饨”。馄饨是指面食中帶餡的食品。以前把餃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語。明代的餃子如《正字通》所說,稱餃餌、粉角、水餃子、蒸燙面餃。此外,還有水點心等叫法,清代東莞還把餃子稱作“煮饽饽”。元旦吃餃子興盛于明清時期的北方。如明萬曆年間說,廣東東莞市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為壽,元代扁食一詞在民間流傳下來。

  年糕。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則為黏黍。年糕的曆史悠久,古代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糍”等名稱。6世紀食譜《食次》就有年糕“白繭糖”的制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東莞流行。在南方廣東的東莞,江浙的蘇州、嘉定等地方志稱“節糕”,據說将黍粉和糖為糕,叫做“年糕”,有黃色和白色之别。大的一尺見方為“方頭糕”,還有像元寶的“糕元寶”,用于除夕供先、親戚朋友間的贈答。此外,還有細長的“條頭糕”、寬大的“條半糕”。過節時富家雇人制糕,現在一般人可在糕店購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