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種類真的特别的多,而且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可以吃到的美食種類也是越來越多,有很多的人特别的喜歡吃面食,做面食的時候有很多的人會做成餅類的美食。就“餅”而言,不同的地區制作的餅類美食,在做法上、口味上都有所不同。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博大精深的餅。
就我知道的餅類名稱有:幹面餅、糟面餅、黏食餅、手抓餅、豌豆餅、炝餅、月餅、檸檬乳酪餅、比薩餅、西班牙蛋餅、牛肉焦餅、炸薯餅、蘋果蛋餅、鹹味蛋餅、煎蛋餅、餡餅、(各種餡料)木瓜牛奶蒸雞蛋、三色蛋、烙餅、雞蛋灌餅、千層餅、糖餅、蔥油餅、發面餅、芝麻南瓜餅、棗餅、玉米餅、蘿蔔餅、雞絲鍋餅、煎餅、肉煎餅、荒燒餅、油酥火燒、油酥燒餅、芝麻燒餅、牛肉罩餅、土豆餅、豆沙餅、華夫餅、幹酪餅、火腿雞蛋餅、豆腐餅、烤線魚餅、牛舌餅、猕猴桃蛋餅、豆腐雞蛋餅、蔥抓餅、油條蛋餅、小米家常餅、卷心菜肉絲餅、香菜肉末餅、雜糧大餅、京醬肉絲卷餅、豬肉餡餅、牛肉餡餅、韭黃鮮蝦餡餅、荷葉餅、大餅包小餅、牛肉卷餅、叉燒卷餅、韭菜盒子餅、蔥花攤餅、吻仔魚焖餅、鲔魚攤餅、辣肉醬攤餅、香腸攤餅、五香鮮菇攤餅、韭菜攤餅、山藥餅、花生煎餅、大鍋餅等等。
上面例舉的餅類雖有點颠三倒四,但我知道,不過好多的餅我并未吃過。我比較喜歡吃的餅大緻有這麼幾種:首先是幹面餅,幹面餅做起來簡單,隻需将面粉放入盆(缸)内,兌入清水(春熱、夏涼、秋溫、冬開),堿面用開水溶化倒入面盆裡,揉和成面團後,再用幹面粉摻入面團裡,揉和光滑;然後把食油、精鹽、花椒面放入一小盤或小碗内攪拌均勻調成稀狀作内餡;最後将面團從盆内取出放置案闆上,切一長條,揪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劑,壓扁。揪一塊小面球蘸上調味餡,包入壓扁的面片内,擀成圓餅形狀,放到鏊上,兩面烙成淡黃色花紋後,放到铛裡烤了一面再烤一面,直到烤熟鼓起就可以了。
幹面餅看着色黃,聞着味香,吃到嘴裡更是柔軟可口,酥香味美。據說,幹面餅原是宋代的宮廷食品,最初在清朝順治年間就聞名遐迩。
其次糟面餅,糟面餅外面顔色白亮,摸在手中有燙手的溫度。做糟面餅,用面粉加糟頭兌上水後揉搓成一塊面團,然後放在盆裡發酵。大約三、四個小時發酵好後再把面團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再用手揉搓小塊面團成圓餅狀,往燒得熱乎乎的草鍋四周一貼。經過一段時間的燒炕後,新鮮的透着熱氣的糟面餅就做好了。早餐拿兩塊糟面餅夾油條,那味道不但酥軟,而且透香,有嚼勁。再弄上一碗稀飯,豈不是透出的俗世煙火味。
還有炝餅,做炝餅是煎,将面粉倒入大盆中加水和成面團蓋上蓋醒上10分鐘。在案闆上撒上一些面粉,取面團搓成長條擀成面皮。接着,在面皮上抹上色拉油、撒上椒鹽和蔥花卷起來。再卷成螺旋狀,壓成餅。平底鍋置火上,倒入少許油燒熱,下入面餅用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然後,放在案闆上切成塊,即可。
寶應早點中的燒餅、雜糧煎餅、雞蛋灌餅,号稱“寶應三餅”,老少通吃。不少寶應人,早晩都喜歡吃燒餅,所以做燒餅的店鋪和攤位,生意很好。有的店鋪和攤位每天可以賣幾百個燒餅,小小的燒餅每天輕松掙個二三百塊錢不成問題。
寶應的雜糧煎餅,好吃解饞,便宜量足。有些攤主圓鍋烙圓餅,抹上雞蛋,根據需要撒上蔥花、香菜,加入火腿腸等作佐料。烤熟後的雜糧煎餅,香氣四溢,卷成一卷,切成兩截長筒狀,裝入紙袋中,很多食客手持熱得燙手的雜糧煎餅,邊走邊嚼。
寶應的雞蛋灌餅,美味十足。攤主們把薄薄的小麥面皮對折成兩層,然後往夾層裡灌上攪拌了香菜、蒜葉的雞蛋汁。放在鐵鍋上面,平攤好,再放上火腿腸、雞柳等。烤好後的雞蛋灌餅,又誘人又暢銷。
寶應還有豌豆餅、粘食子餅、千層餅等。做豌豆餅豌豆苗要選嫩的、新鮮的,事先要腌制10來分鐘,然後用糯米粉、草雞蛋、切碎的豌豆苗,再加鹽、油、水拌成糊狀,一勺一勺放入油鍋裡用溫火煎炸;做粘食子餅,是用糯米面摻和一些米面,不發酵,包上芝麻筍、豆沙的餡心,做成圓形小餅,小火炙烤熟。粘食子餅做好後可以直接食用,一般的是在煮粥或煮燙飯時放在裡面,又可口又耐饑;做千層餅,用大盆和面時以老酵母頭作面引子,待面團醒松,反複揉和,擀成一層層,然後層層相壓,制成一體。各層之間,塗上一層豆油、撒上花椒粉、細鹽。烙制時,使用平底鐵鍋,烙至外黃内熟。千層餅烙熟後,外黃裡暄,酥軟油潤,熱食不膩,涼吃不散口,且味道香美。
再有就是月餅,說月餅,在這裡不得多啰嗦幾句。因為月餅是傳統節日中秋節特有的一種餅,月餅種類多。如果按産地分類的話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台式月餅、港式月餅、桂花月餅等等;如果按口味來分類的話有甜味的、鹹味的、鹹甜味的、麻辣味的等等;如果按照月餅的餡來分類的話,會有五仁、豆沙、冰糖、黑芝麻月餅等等;如果是按月餅的餅皮來分類的話,還有漿皮、混糖皮、酥皮這三大種類。總之,月餅種類真的是太多了。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來贊譽月餅 。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 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将軍李靖征讨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将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月餅象征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民間的傳統習俗。
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阖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說了那麼多的餅,總而言之,寶應美食中的餅,總能讓人有所思,或饞性千嬌,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後體味,食為天性,靜靜地咀嚼,輕輕地回味,非比尋常的韻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