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窩窩
愛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愛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
愛窩窩曆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内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但為什麼後來又成為愛窩窩呢?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頤》一書中找到了說明。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禦愛窩窩。”
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禦”字,所以省卻了“禦”字而稱“愛窩窩”。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間,明代《金瓶梅》中記錄當時流行的美味中就有愛窩窩。
愛窩窩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經蒸熟的,餡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後就能食用。
故《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愛窩窩。”還注說:“愛窩窩,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極爛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餡,用面粉團成圓形,大小不一,視價而異,可以冷食。”
2、蜂糕
蜂糕是用面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種糕食小吃。因為這類糕食掰開後,内中有較多蜂窩狀的小孔,故名蜂糕。
紅白蜂糕用面粉發起成稠面糊狀,發好的面均勻地兌上堿揉勻,上面放上小棗、桂花、松仁、葡萄幹等果料,然後将和好的面上籠蒸,果料在上面,刷一層油,蒸面時用筷子在面上捅幾個出氣孔,蒸熟即成。做紅蜂糕用标準粉加紅糖,做白蜂糕用富強粉加白糖。紅、白蜂糕味香甜,松軟利口。
碗蜂糕用富強粉和面發酵,然後對堿和白糖揉勻,用小碗洗淨,裡面刷上油,把和好的面放入碗内,上面放五粒紅棗,用旺火上籠蒸熟即成。碗糕成碗形,上邊開花,利口松軟。
3、扒糕
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小吃。扒糕與涼粉一般同時出售。出售時攤販不時的吆喝:“扒糕筋道……酸辣涼粉兒喲……”
《燕都小食品雜詠》中稱:“色惡于今屬扒糕,拖泥帶水一團糟。嗜痂有癖渾難解,醋蒜熏人辣欲号。”并注稱:“熱天之扒糕,用荞麥面蒸成餅式,浸涼水中,食者以刀割成小條,拌醋、蒜、醬油等食之。色灰黑,見之欲嘔,色惡不食,于扒糕吾雲亦然。”看來《燕都小食品雜詠》的作者不喜扒糕,要按孔子“食惡不食”的教導行事。但很多老北京人雖視其色惡,乃至被醋蒜辣子的酸辣味熏得要号叫,但仍鐘情于扒糕。大概是源于扒糕的原料荞麥有上乘的營養價值。《本草綱目》中就說荞麥“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髒滓穢。作飯食,壓丹食毒,甚良”。今人經科學驗證,認為荞麥含有磷、鈣、鐵及氨基酸、脂肪酸、亞油酸多種維生素的營養食品,是心髒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首選的食品之一。《本草綱目》稱養麥“甘,平寒,無毒”,還說:“酸微寒,食之難消,久食動風”,故不可多食。
4、白水羊頭
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它是羊頭用白水煮熟切片,撒上椒鹽的一種吃食。色白潔淨,肉片薄而大,脆嫩清鮮,醇香不膩,佐餐下酒皆宜。北京過去賣白水羊頭肉的很多,但最出名的是宣武區前門外廊房二條推車擺攤的馬玉昆,家傳6代,他制作的白水羊頭,清脆利口,講究夏天用冰鎮,冬天帶冰淩,越涼越好吃,羊頭肉分為羊臉子、羊眼睛、羊耳朵、羊舌、羊腦、天梯(上颚軟骨)等6個部位,任客選要,随要随切,撒上的椒鹽也很考究。
馬玉昆在解放後的社會主義改造中,改行當了名運輸工人了。“南來順”在菜市口開業時,當時任經理的陳連生到處尋覓,在市區領導的支持下,終于請回來重操舊業。馬玉昆因為白水羊頭做得出名,尊稱為“羊頭馬”。
馬玉昆當年手推小車,去廊房二條,車一到人即滿,一是品嘗風味獨到的白水羊頭,二是看他手握大片刀片肉的絕技,肉片得極薄,片片透明,而且每片肉中均帶皮。《燕京小食品雜詠》中稱馬家六代的白水羊頭:“十月燕京冷朔風,羊頭上市味無窮。鹽花灑得如雪飛,薄薄切成與紙同。”詠詩道出了白水羊頭的口味及技藝,堪稱一絕。可惜的是馬玉昆未将技藝留傳後人就乘鶴西去了。
5、百果年糕
是北京春節的傳統小吃,早在遼代,據說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習俗。
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财臨。”
北京的年糕一般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應,除年節大量供應外,平時亦有供應,但數量和品種都比春節時少。年糕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滿族跳神用的祭品。滿族名字叫飛石黑阿峰。清代沈兆(衤是)有詩一首:“糕名飛石黑阿峰,味膩如脂色若琮。香潔定知神受饷,珍同金菊與芙蓉。”自注說:“滿洲跳神祭品有飛石黑阿峰者,粘谷米糕也。色黃如玉,味膩如脂,糁假油粉,蘸以蜂蜜頗香渚,跳畢,以此偏饋鄰裡親族。又金菊、芙蓉,皆糕名。”可見年糕至少在清代就是滿族的小吃品種了。
6、爆肚
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胡同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
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淨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羊爆肚的吃法在過去很講究,要按羊肚部位選料加工成肚闆、肚葫蘆、肚散丹、肚蘑菇、肚仁等,顧客願吃哪個部位,随便選擇。爆熟的時間因部位的老嫩程度不同而有差異,最鮮嫩的部位幾秒鐘即熟。近年來由于食者人衆,又加肚子全是鮮貨,不易保管,加上鮮肚貨源難以解決,因此分部位供應的餐館或攤販,幾乎絕迹。
爆肚除肚子要新鮮外,功夫全在“爆”。爆的時間要恰到好處,欠火候或過火候,會出現過生或過熟而不脆,甚至咬不爛。故《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詠:“入湯頃刻便微溫,佐料齊全酒一樽。齒鈍未能都嚼爛,囫囵下咽果生吞。
爆肚過去幾乎全部是回民經營,用的羊肚必須回民宰殺,收拾得也十分幹淨,有異味的肚子棄之不用,因此很有信譽,特别是梨園界的名角無不十分鐘情爆肚。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名流無不喜食。爆肚又脆又鮮,不油不膩,據說還可治胃病。吃爆肚的人如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喝完酒,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确實是一大快事。所以老北京都歡喜吃爆肚,特别是農曆立秋之後,北京人講究“吃秋”,就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說。
7、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是冬春之夜消閑的著名蜜餞。從大小蜜餞店、幹鮮店,到街頭小販都制做。而且除名店以外,小販制品質量超過一般的店家。老北京甯吃街頭小販所售,不吃一般幹鮮果店所制。每年的九月底開始,就有小販走街串巷,有挑擔的,有扛稻草樁子的,上面插滿冰糖葫蘆,一路吆喝着:“蘆冰糖,蜜嘞糖葫蘆……”《食物百詠》中稱:“葫蘆穿得蘸冰糖,果子新鮮滋味長。燕市有名傳巧制,簽筒搖動與飛揚。”注說:“冰糖葫蘆為北平名産,各樣鮮果均可穿蘸。早年抽簽之賭,北平不甚流行,唯售冰糖葫蘆者,率多帶有簽筒。”
冰糖葫蘆的制法是用竹簽一根,将選好的果串成一串,一般五枚。然後用冰糖熬成糖汁(定要用冰糖),将成串果子在糖汁中一蘸,立即提起。糖汁遇冷即凝,成為果子的一層薄薄糖衣,晶瑩光潔,通體澄澈,取其形名日糖葫蘆。出售時,按串排列在大盤中,罩上玻璃罩,或提小籃;或捧木質方盤,沒有玻璃罩也要蓋一塊潔淨紗布。
許多名店還用去皮的整隻核桃穿成串,或用單隻鮮果做花球,每支一枚,不成串,精工細做,如獅子頭、花籃等形。這是糖葫蘆最佳之味,用其裝匣送禮最宜。
在舊時的北京,糖葫蘆是冬春之季最受歡迎的食品,除小販挎籃串街叫賣外,還是信遠齋、九龍齋所制最出名。有資料說信遠齋最有名的是“豆沙冰糖葫蘆”,即将每個山楂都橫剖為二,去核,在中間夾上豆沙,再用冰糖去蘸。梁實秋在《雅舍談吃》裡回憶,冰糖葫以信遠齋所制為最精,不用竹簽,每一顆山裡紅或海棠均單個獨立,所用之果皆碩大無比,而且幹淨,放在墊了油紙的紙盒中由客攜去。梁先生最後說:“離開北平就沒有吃過糖葫蘆,實在想念。”
8、薄脆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薄脆,故名思義,即薄又脆,但薄而不碎,脆而不艮,香酥可口。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吃早點,常向賣炸油餅的要個薄脆。
清康熙年間,西直門外一裡許廣通寺南,大道旁有一茶館億祿居,當時即售制“大薄脆”。億祿居的大薄脆與衆不同,是用香油所炸,分鹹甜兩種,火候适度,既香又脆,馳名于京城内外。這個小茶館遂被人們稱為“大薄脆”,而不稱其正名。當時有一諺語:“西直門外有三貴:火絨、金糕、大薄脆”。其它兩項已無可考,惟億祿居的大薄脆,據記載馳名将近二百餘年。《北京瑣聞錄》中記載,康熙曾微服遊圓明圓,路過此地吃了一頓大為贊賞,以後,他傳旨按期進奉,成了清宮禦膳房的一種野味食品,從此,這家“大薄脆”更加馳名遠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