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因地理位置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也就不同,不同地區有不同地區的經濟作物。傈僳族都居住在高半山區,高半山區氣候寒冷,地勢不平,糧食作物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不産稻谷,少産小麥,多為包谷、荞子、燕麥、等,造就了當地的特色飲食文化。下面我們一起來傈僳族文化看看當地的美食吧。
酸竹菜
酸竹菜是山裡生長的一種青嫩的竹筍,夏初挖出,削皮切成片狀晾曬成幹菜(獨龍語稱“美皓”),食前以熱水浸泡,常用來炒肉食和做湯料,味鮮美爽口。制成的酸筍是将鮮筍剁碎,舂打至綿軟,密封在竹筒裡,用芭蕉葉封口,放在有細小泉溪處淋滴,數天後發酵變酸,取出晾幹做酸竹湯,去暑解渴,是夏季适宜的湯食。
酒焖雞(獨龍語稱“夏熱阿”)
即将雞連骨剁成塊,用油爆炒,放入大量的燒酒,一隻雞約放二三斤白酒,一般不放鹽,隻放些野花椒,在火上焖食。其雞味酒香四溢,亦頗鮮美。酒焖荷包雞蛋也類似這種做法,一般是十個雞蛋放一斤酒。
打茶
獨龍河上遊的人有“打茶”的習慣,可能是受到鄰近藏族習俗的影響。獨龍族不種茶,多購買磚茶,煮沸後就飯食而飲。打茶常用來招待客人。打茶的工具,是一個長約70公分,口徑約10公分的竹筒,内置一個上下活動長約90公分的帶竹柄木塞。
筒中放進少許鹽和熟的動植物油脂,如豬油、肥肉丁、雞油、核桃油或酥油等,以及加放上一些有香味的蘇麻籽,也有加入調好的雞蛋,再将煮好的茶水倒入,然後手握竹柄木塞,上下反複打茶,再倒出飲用。其色淺褐,味鹹香,能提神解乏,是一種滋補飲料。
漆油炖鴨
漆油炖鴨,是生活在怒江峽谷的傈僳族喜愛的傳統食品。逢年過節或遠方的朋友到來,傈僳人都會做上這道菜來慶賀佳節、招待貴賓。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盛産漆樹、漆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還可入藥。
漆油炖鴨的制作方法是:先宰好一隻壯鴨,剔毛洗淨切成小塊,把100餘克漆油投入鍋中熔化燒沸後,将鴨肉置于鍋中焖炒五六分鐘,然後灑入适量燒酒,配以八角、草果、食鹽等作料,加入适量的水,用溫火炖二三小時即可食用。漆油炖出來的鴨,肉香嫩、酥甜可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