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很多人都知道,天津大麻花更是出了名的美食,但是說起馓子麻花你們知道是哪的嗎?在北京小吃裡就能見到它的身影,雖然他和天津大麻花在個頭上沒法比拟,但是他總歸還有有不一樣的特别之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美食,很受老百姓愛吃歡迎,它的制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将礬、堿、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溫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挫長條盤起來饧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馓子麻花古名為“環餅”、“寒具”,質地酥脆,香甜可口。環餅據說遠在戰國時代就有,秦漢以來成為寒食節的必吃食品。
馓子麻花是用發酵面揉擰成麻花形,炸制而成,是遍及全國各地的小食品。其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将麻花、馓子作為寒具的代表,寒食節禁火之日,多食此品。據《續晉陽秋》載:“桓靈寶好蓄書法名畫,客至,常出而觀。客食寒具,油污其畫,後遂不設寒具。”據此典故可知寒具是油炸食品。
唐韋巨源《食單》載:“巨勝奴—酥蜜寒具”。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曰:“寒具,冬春可留數月,及寒食禁煙用之,故名寒具。”到了清代,據禦膳房食單載:“乾隆十九年三月十六日總管馬國用傳,皇後用野意果桌一桌十五品。”其中就有“發面麻花”作點心。大約從清代起将是麻花、馓子分立,麻花較硬而粗,馓子細而散也。
但都是油炸食品。著名的天津桂花發祥麻花,就是用發酵面加芝麻、青梅、糖姜、桃仁等果脯,經過搓擰,油炸而成。但也有稱為“馓子麻花”者,如天津的王記剪子股麻花,就因條散而不亂,麻花肌不擰緊在一起而得名。
七十多年前,天津的麻花店經營的麻花幾乎是千篇一律。用兩三根白條擰在一起不捏頭叫“繩子頭”,兩根白條加一根麻條擰在一起叫“花裡虎”,兩三根麻條擰成叫“麻軸”。而那時炸出的麻花雖脆香,但艮硬。1937年範貴林、範貴才兩兄弟各自開設麻花店。範貴林開了一家起名“貴發祥”。範貴才開了一家起名“貴發成”。
由于他們之間的競争,促進了麻花質量的提高。範貴林立于革新,屢經探索,終于研制了夾餡和半發面的新品種。兌堿随季節、氣候變化而增減配比方法,使炸出的麻花一年四季保持質量穩定。1956年公私合營後,生産工人對品種的規格又作了改進。根據
群衆需求,做成50克、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重量不同,大小各異的多種規格麻花。這種獨特風味的夾餡什錦麻花,口感油潤、酥脆香甜、造型美觀、久放不綿,因而特别受群衆歡迎。特别是近些年來,生産規模擴大了,品種增加了,使這一特色食品走上了更加廣闊的發展道路。桂發祥麻花不僅品種有六、七個,而且規格齊全,要大有大,要小有小,大的25公斤、5公斤,小的50g、100g。
馓子,是回族待客、送禮、過節的傳統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開始吃油炸馓子了,之後,回族聚居的甘肅、甯夏、雲南等省都有吃馓子的習俗。
當回族親友拜節時,要拿馓子送禮,家裡來賓客時要端上馓子和蓋碗茶招待,邊吃邊喝邊聊天。回族的馓子股細條勻,焦酥香脆,色澤豔麗,造型美觀,做工頗講究,一般要在面粉裡放入适量的礬、堿、鹽溶液,并加入由紅糖、蜂蜜、花椒、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進雞蛋和香油和面,然後反複揉壓,搓成粗條放在盆中醒一會兒。
當油鍋熱時,左手四指并攏,纏上面條七團,輕輕抻長,套在筷子上下鍋。甯夏、甘肅、青海等地的回民做馓子時,把面搓成均勻的長繩狀,對頭折成兩個來回成八股,用手将兩頭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鍋内炸出。回民的馓子看上去黃鮮鮮,聞起來香噴噴,吃起來脆甜甜,堪稱佳馔。1982年西北五省烹饪比賽表演時,甯夏回族的馓子色彩鮮豔奪目,味道芳香,轟動了西安。
回族的麻花,制作也很精細,品種多樣,有蜜麻花和淡味脆麻花兩類,脆麻花又可分為三股麻花、繩子頭麻花、大麻花、果料麻花、芝麻麻花、芙蓉麻花等等。這些麻花的原料成分略有不同,但搓法多樣,色鮮味美。
回族還用同樣的原料制作出油酥花繭、油酥脆花,以及各種花花、油圈等等。入口脆酥,味道香甜。如今回族群衆開設的馓子、麻花館,門庭若市,供不應求,深受兄弟姐妹回民族的歡迎和贊譽。
【結束語】北京南來順飯莊的蜜麻花最有名。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與蜜麻花相似的還有蜜篦子,原料配制與蜜麻花完全一樣,隻是形狀不同,它是三層平,中間豎劃幾刀,油炸後過蜜而成。此外還有幹糖麻花、芙蓉幹糖。幹糖麻花不過蜜,芙蓉幹糖也不過蜜,而是滾上一層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