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是一個盛産美食的地方,在東莞文化中有那麼一種特色的小吃—糖不甩,這個小吃已經流傳到各個城市。如果來到東莞吃小吃,那就必點糖不甩了,保證你不會帶着遺憾走的。趕快來了解糖不甩的做法吧!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廣東地區漢族傳統名點,屬于粵菜甜點。口感絕對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膩、味香四溢、老少鹹宜。是湯圓的孿生兄弟,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氣。
“糖不甩”做法簡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然後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絲的煎雞蛋伴食。
做法一:
材料:糯米粉200克、片糖2塊、黃糖或砂糖60克、碾碎的花生2湯匙、粘米粉、椰絲、白芝麻等适量。
步驟:
(1)花生肉碎跟芝麻拌勻,用白镬中火炒香,待涼加入椰絲和砂糖拌勻;
(2)用篩濾過糯米粉,傾入兩湯匙至三湯匙凍開水搓成粉團,搓成小丸後放入滾水裡煮熟,瀝幹水分;
(3)鍋中加水煮融片糖使成糖漿,當片糖完全溶化後,慢慢加入糯米湯丸,要不時用調羹攪拌,以免粘鍋底;
(4)待湯丸熟時取出,撒上炒好的花生芝麻等配料便成。
心得:粉團搓好後要滋潤發光,有韌性、無粉粒、不粘手的才算标準。
做法二:
材料:糯米粉160克,粘米粉40克,水約130克,紅糖50克,生姜3片,水(糖漿汁)50克,花生碎50克、黑白熟芝麻适量、白糖30克(配料)
步驟:
1、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後,加水混合成光滑的糯米面團,搓成15克左右的小圓子備用(可以直接用200克糯米粉制作,我是為了成品有型,添加了少量的粘米粉,粘米粉添加後口感Q彈,喜歡糯米黏的口感就直接用糯米粉好了,圓子不要太大,包餡無所謂,不包餡小一點最好,15克個人感覺大小合适)。
2、将圓子放到水中煮至漂浮。
3、另起一鍋,加入紅糖50克、水50克,慢慢攪拌至糖融化,加入3片姜片,煮出香味後撈出(加了姜片味道很棒,而且和紅糖一起暖胃的效果好,根據自己口味可以不加也可以精細化操作加姜汁)。
4、将熟花生仁壓碎,加入白砂糖和黑白芝麻,攪拌均勻。
5、煮好的小圓子直接撈到糖汁中,小火煮片刻,(注意将鍋子搖搖,使糖汁均勻裹滿圓子,同時還可以避免糊底)糖汁濃稠,圓子後關火。
6、将圓子裝盤,撒上增香的配料即可(花生碎和芝麻多多的最好)。
做法三:
材料:糯米粉;100克,水:适量,熟花生米:20克左右,紅糖:2勺,水:2勺,份量:20顆
步驟:
1、糯米粉中加适量的水,揉成光滑面團,宜幹不宜濕,醒十多分鐘;
2、花生米擀爛;
3、把糯米團揉成若幹個小面團,比平時的包餡湯圓小一兩圈,搓小些更好吃些;
4、水煮開後,把糯米團子煮至浮起來,撈出來過冷水後備用;
5、鍋中放紅糖和水;
6、煮2分鐘左右,成紅糖漿;
7、放入糯米團子,晃蕩小鍋;
8、再小火煮1、2分鐘就好。翻出來,撒上花生碎。
做法四:
主料:糯米粉115克
輔料:花生仁(生),20克蔓越莓幹20g,雞蛋1個,植物油1茶匙,水300克,白糖20克,紅糖30克
步驟:
1、鍋内倒入少許油,倒入花生後開小火煸熟
2、盛出晾涼
3、将花生去皮裝入袋子
4、用擀面杖壓碎
5、備用
6、繼續用鍋内剩餘的底油,将雞蛋打散後倒入鍋中攤成薄蛋皮
7、盛出放涼
8、切絲備用
9、将蔓越莓幹切碎,備用
10、水磨糯米粉115g,糯米粉中慢慢加入100克水,揉成團
11、然後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搓圓即是糯米圓子
12、幹淨的鍋内倒入适量水燒開,倒入糯米圓子
13、中火煮至圓子浮起
14、撈出過涼備用
15、另取一鍋,倒入200克水,加入紅糖和白糖
16、開中火煮開
17、撈出過涼後的糯米圓子倒入鍋中
18、轉小火熬煮至糖水稍微濃稠即可,盛出食用時可加入适量花生碎、蔓越莓碎和蛋皮絲裝飾
技巧:
1、煸炒花生時注意涼油下鍋,并且使用小火;注意盯着,煸炒不要過久;我當時一不留神,就有點兒煸糊了;
2、和糯米面團時不要一次性把水全部倒進去,慢慢添加,根據面團的狀态決定添水多少;
3、糯米圓子的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注意個頭兒大小勻稱就好;
4、這個分量做出來,量稍微有些多,适合三四個人一起吃的哈,不過不要久存,時間長了圓子會變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