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4日(全媒體記者 石祯專 通訊員 唐子鳗 蔡麗娟 歐素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教育我們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的古詩《憫農》家喻戶曉。将這首古詩改編成歌曲是個什麼感覺?由長沙南方職業學院教師聯合湖南衛視音樂導師共同創作的《憶·憫農》近日上線後立即刷屏。聽完這件以緬懷袁隆平院士為背景創作的作品,同學們紛紛表示“要愛惜糧食,好好吃飯”。
師生在錄制歌曲《憶·憫農》。學校供圖
該校民航學院音樂表演專業老師張小瓷基于《湖南本土原創音樂藝術》課程,采用項目式教學法,聯合湖南衛視音樂導師一起完成原創作品《憶·憫農》。作品以輕快明亮的基調進行創作,由張小瓷與2021級學生龍香吉、蘇楷和呂佳琦3名同學共同演唱。
創作之初,張小瓷帶領學生前往袁隆平水稻博物館參觀,通過視頻介紹、實物舉證、曆史文獻,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糧食和當下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張小瓷積極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引導學生了解歌曲背景、故事結構,共同完成填詞、作曲、演唱、錄音,最終創作出《憶·憫農》。
創作之初,張小瓷帶領學生前往袁隆平水稻博物館。學校供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香香的米飯,不會被辜負,這都是勤勞的付出,早餐要吃得好,午餐要吃得飽,晚餐要吃得少,睡個香香覺。袅袅的炊煙,星星的火苗,舊背心青草帽,農民伯伯常在田間繞..........”歌曲上線後,馬上在學校師生中刷屏,“曲子好聽,歌詞也很走心,一聽就讓我想起了袁爺爺在田間察看雜交水稻的畫面。”該校信息工程系學生盧佳儀表示,我們都應該尊重勞動,珍愛糧食,好好吃飯。
“音樂表演專業是學院與中國唱片(廣州)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辦學專業,通過校企合作共同打造中唱數字文化藝術産業學院。”該校黨委書記趙小群介紹,通過産業學院與湖南衛視音樂制作團隊合作成立了現代國學、國潮傳統音樂創作室,為學生搭建校外實踐教學平台,推行“雙主體、雙導師、雙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可更好地實現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目标。
本文來自【長沙晚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