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除了街邊的烤紅薯,最暖和的食物莫過于炒闆栗了。
很多人都喜歡吃炒闆栗,因為香甜可口,而且很暖身子。
但是,從中醫養生的角度,這并不是一個多健康的吃法,雖然口感好,但是吃多了卻有一個弊端。
為什麼街邊炒熟的闆栗吃多了不利于健康呢?我們要從一本中醫古籍說起。
明代雲南嵩明人蘭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是中國現存古代地方性本草書籍中較為完整的作品。
闆栗生吃與熟吃的作用差别是很大的!《滇南本草》中記載:生則發氣,熟則滞氣。
這八個字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闆栗生吃有助于發氣,但是熟闆栗吃多了有氣滞的弊端!
《滇南本草》中記載:須日曝或灰中煨,令汗出,或以潤沙藏之,或袋盛,當風懸之,并令去其水氣。最良。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新采摘的闆栗要經過日曬,或者在火灰中煨,目的是去除闆栗較多的水分。也可以放在沙堆裡儲藏,或者用布袋盛放起來懸挂于通風處,這樣儲存之後的闆栗是最好的!
《滇南本草》中記載:此果最益人,其中扁者名栗楔,尤好。就是闆栗中比較扁的那種最養人。
原書中還提醒:“患風疾及水腫者不宜食。小兒多食則難消化成病。”這句話指出被風邪所傷的人、水腫的患者不宜吃闆栗,以及幼兒不宜多吃!
很多人知道吃闆栗好,但是不知道闆栗還有外治的功效。
《滇南本草》中記載:生嚼,塗筋骨斷碎、腫痛瘀血,最效。
北宋唐慎微所著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也提到了生吃闆栗的功效:“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腳宜生食之,仍略曝幹,去其木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