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
田螺 資料圖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個帖子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一位女士在蜜月旅行時,誤食福壽螺,導緻寄生蟲入侵腦部。在半年内,她做了6次腰部穿刺,打了近300次吊瓶,吃了十幾盒打蟲藥。因為大量使用藥物和激素,不僅導緻身體變形,還不得不進行藥物人流。很多網友感到恐懼,自己也吃過福壽螺,會不會有危險?
廣州管圓線蟲是元兇
“福壽螺攜帶寄生蟲很正常。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如果進食了含有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不熟或生的螺肉,就會導緻機體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幼蟲會随血液移行至大腦,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神經系統病變,最嚴重的病變表現為腦膜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使人緻殘或緻死。”昆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蟲病與寄生蟲病防制科科長田榮說。
他介紹,廣州管圓線蟲是我國學者陳心陶于20世紀30年代首先在廣州市的家鼠及褐家鼠體内發現的,昆明、大理兩個地方也曾有病例報告。不是隻有食用福壽螺才會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廣州管圓線蟲病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被幼蟲感染的軟體動物(福壽螺、褐雲瑪瑙螺等)以及蛙類、蟾蜍、魚、蝦、蟹等而感染。經口感染是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的主要途徑,也會因為食用被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期幼蟲污染的蔬菜、瓜果等食物而感染。飲用被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期幼蟲污染的自來水,也會被感染。
疾控部門每月都要檢測
在網上以“福壽螺”為關鍵字進行搜索,出現的很多消息都顯示“1隻福壽螺有6000隻寄生蟲”。這麼多數量的寄生蟲,想想都讓人覺得可怕。“從目前的文獻及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在福壽螺體内發現那麼多數量的寄生蟲。不過有文獻記載,最多檢測出750隻。”田榮說。
從2009年開始,昆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始對螺類進行監測,一年要抽樣檢測3000個螺。每個月,該中心都要到市場上去購買福壽螺,并對其進行檢測,每個月檢測250隻。2013年,該中心從一隻福壽螺裡檢測出幾隻廣州管圓線蟲,之後,至今沒有再檢測出廣州管圓線蟲。
記者在跟随工作人員進行螺類檢測。工作人員從吳井路海鮮市場購買了一批福壽螺,送到地方蟲病與寄生蟲病實驗室裡,戴着口罩、手套及帽子的工作人員分工協作,将螺倒入一個大盆裡。一人将螺殼敲開,一人負責取出螺肺,另一人則将螺肺放到顯微鏡下觀察。
“我們檢測的主要就是福壽螺的肺部。如果福壽螺被寄生蟲感染力,在它的肺的内壁上會形成一個小的結節,這個結節裡面或許就有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田榮說。
經過一個下午的檢測,所有福壽螺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表明未在福壽螺中發現寄生蟲。
加熱不徹底易感染寄生蟲
“造成寄生蟲病的關鍵并不是福壽螺,而是加工方式。”田榮表示,福壽螺的肉質如果煮的時間過長,會影響口感,因而很多餐館都會少煮一會,或用熱水焯一下就涼拌。一旦市民吃了這種福壽螺,就很容易緻病。這和吃了淡水魚的生魚片造成肝吸蟲病是一樣的。
近幾年,昆明每年都會發生個别食用福壽螺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寄生蟲病的病例。去年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收治了兩例病例,但都不是在昆明市區感染的。今年到目前為止,昆明還沒有發現類似病例。
相比其他的中間宿主,福壽螺的結構讓它更危險。因為螺殼堅硬、厚實,螺口有硬的角質蓋子,湯汁很難進入螺肉。同時,螺内的螺旋形構造像迷宮一樣,不利于熱量的傳導,而福壽螺的個頭也比田螺大,不太容易燒透。因此福壽螺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多燒一會兒。
“市民如果食用了類似螺類,出現了腦部疼痛,頸部不太舒服,強制性地彎不下腰來,身體遊走性似地疼痛。比如說穿個衣服,手指碰一下都特别疼,就要懷疑是否是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應該盡快就醫。”田榮說。記者張曉莉報道
小貼士
福壽螺和田螺的區别
1.看顔色。田螺顔色更深,一般是青褐色,肉也多呈青褐色;福壽螺顔色較淺,肉質比田螺肉顔色淺,多為黃白色。
2.看外形。福壽螺一般體型比田螺大,螺蓋較扁,更光滑,椎尾平、短,就像其名字一樣,有一種“富态”的感覺;而田螺個頭一般較小,椎尾長、尖,螺蓋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