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道美味是我念念不忘的,不管歲月更叠,無論走到哪裡,這種美味一直萦繞在腦海,隻要一想起,就會忍不住要咽口水的感覺,這種美味就是我小時候吃過很多的水蘿蔔。
水蘿蔔和酸蘿蔔的做法不同。酸蘿蔔做法簡單,隻要用酸水泡幾天便成了,但水蘿蔔的做法工序較之卻繁雜許多,因工序不同,水蘿蔔比酸蘿蔔要好吃很多。脆脆甜甜的水蘿蔔再蘸上油發辣椒,很可口、很美味,讓人想起就忍不住要咽口水。對人們來說,知道酸蘿蔔的人多,卻對水蘿蔔知之甚少,也許是因水蘿蔔制作工序比酸蘿蔔繁雜,故而沒有酸蘿蔔那麼普及。很多人都說酸蘿蔔好吃,其實我認為:人們之所以說酸蘿蔔好吃,是因為還沒嘗過真正的水蘿蔔。水蘿蔔的美味是酸蘿蔔的那種“酸”味不能比的。
小時候,學校門口有一個姓鐘的婆婆,她每天挑着一擔水蘿蔔賣,鐘婆婆的水蘿蔔讓我念念不忘了好多年。鐘婆婆個子不高,每次看到都是穿着青色的中式盤扣便衣,婆婆最大的特征就是嘴巴有點扁,看起來普通的模樣。鐘婆婆賣給大家吃的水蘿蔔也不是一整條蘿蔔,而是将蘿蔔切成一片片,然後将一塊蘿蔔的一頭細細地切開,大家用手拿着未切開的那頭蘸上婆婆特制的辣椒就開吃。
做好的水蘿蔔是粉紅色的、水嫩水嫩的、脆甜脆甜的。辣椒也是特制的,不是大家熟知的油發辣椒,而是将辣椒磨成粉,再用糯米、姜、鹽等烹制而成,一缽制好的辣椒很緊實,蘿蔔粘着辣椒吃,蘿蔔也因細細切開裡面也入味了(摻糯米制成的辣椒可以粘在蘿蔔上不易掉下),脆甜與辣辣的味道,那個好吃呀!那個美味呀!
我每次都吃到嘴巴辣得發麻才罷休。婆婆的刀工很好,每塊蘿蔔厚薄切得都差不多,切開的部份粗細很均勻,每塊水蘿蔔切出來放在那裡簡直就是一個藝術品。鐘婆婆做的水蘿蔔美味可口,一下課大家就圍着婆婆的攤子擠着買,我也不例外,那時我的零花錢基本上就用來買水蘿蔔了。鐘婆婆的水蘿蔔在鎮上很有名,每天一擔蘿蔔都會賣光,她靠這個養家糊口,
記憶中,鎮上好像就鐘婆婆一家賣水蘿蔔,别家賣的是酸蘿蔔。也許是鐘婆婆家的水蘿蔔做法有什麼獨門秘技也說不定,我想難就難在那個火候的把控上吧。當然,水蘿蔔是不是還有别的人在賣我不知道,反正那時看到的、吃過的就鐘婆婆一家。
小時也偶爾聽人說起過水蘿蔔的做法。先将紅蘿蔔洗幹淨後放在一個大水缸裡,裡面放糖,缸外面要用炭火細火慢炖。火候要恰到好處,不能大了也不能太小了,火大了太熟了會有豬草味,火太小又沒熟也不行。老家的蘿蔔的顔色是紅的、橢圓形,不像别的地方的蘿蔔是白色長條形,蘿蔔品種不同,味道應該有區别。
前些年,因實在想念兒時吃過的水蘿蔔的美味,于是,自己便依小時聽到過的做法試着做,還真讓我弄了個七八成相似。雖然達不到記憶中的味美,但卻解了饞。
為了做水蘿蔔,我特意買了一個大玻璃壇,我将洗好的紅蘿蔔放在玻璃壇裡,再盛滿冷開水,然後放冰糖蓋上蓋,再把壇子放到鍋裡用火隔水慢炖,等看到玻璃壇裡的蘿蔔褪了紅色變成粉色便将火熄掉。這裡要掌握一個火候,既不能急火炖熟了,炖熟了就有股豬草味,也不能火候不夠,火候不夠蘿蔔還是生的也不好吃。熄了火後就放在鍋裡利用餘溫等自然冷卻,冷卻後就可拿出來吃了。整條蘿蔔撈出來後切成片,每塊的一頭再細細切開,拌上做好的油發辣椒,于是甜甜的、脆脆的、辣辣的水蘿蔔便新鮮出爐了。雖然不及兒時鐘婆婆賣的那種味美,但也有模有樣了。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各地著名的美食舉不勝舉,隻要合自己口味喜歡就好。我想起一句歌詞,“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是啊!舌尖上的美味有無數種,但無論走到哪裡,讓我從小念到現在的美味隻有這個水蘿蔔。雖然“酸蘿蔔”是家鄉一道著名的美食,但我想說,家鄉美食應增加一個比酸蘿蔔更美味好吃的水蘿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