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食就在身邊,湖南人在春天愛吃的10種野菜,總有一種是你愛吃的
走,挖野菜去!
差不多有一個月沒有見到太陽了,這不太陽剛出來,隔壁的大娘就叫我媽去山裡挖野菜了。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野菜,現在的人都很注重養生了,所以特别愛吃野菜。不光是城裡人花錢買,農村不少人也常去山裡采挖。
說句實在話,野菜雖然是野生的,但是偶爾吃一吃,你會發現還真的挺好吃的。
而在湖南的山上,更是藏着數不清的野菜。這裡小周就給大家說說湖南人愛吃的10種野菜,總有一種是你最愛吃的。
1、蘆蒿
這是常生長在河邊的一種植物,有些人也把它當成是艾草。實際上它叫蘆蒿,是要比艾草長得更高的植物,多靠近水源地生長。
蘆蒿也叫藜蒿,蒌蒿、水蒿、柳葉蒿等,它在初春的時候就長出來的。長得較為高大,但是卻很脆嫩。
而且蘆蒿隻是吃它的莖幹,而不吃葉子。摘掉葉子的蘆蒿,看起來和空心菜莖幹非常的相似。
而它的吃法很多樣,既能涼拌,也可以做成蘆蒿粑粑吃,當然了最佳的吃法是用它炒肉,尤其是炒臘肉更是堪稱一絕。
在春節期間,小周看到蘆蒿莖幹在市場上賣到四五十元一斤,價格可比牛羊肉了。
2、香椿
這可是春季野菜中的“王牌”了,每年到了香椿上市的時候,它總是能上幾次熱搜。
而今年也不例外,在上海地區賣到了150元一斤的天價,而在長沙也是突破了120元一斤。小小一把,就要二三十元呢。
雖然在城裡的香椿價格貴的離譜,可是在很多農村地區香椿芽卻很少人去采摘。因為多數人并不愛吃它,說香椿有怪味,聞着就想吐。
不得不說,這些人是沒有口福啊,香椿炒雞蛋實在是太香了。
3、地木耳
到了春天,一旦下雨以後,好些河邊的河堤,或者是在山上的岩石附近,就能看到地木耳。
這是一種長得有點惡心,吃起來卻很美味的野菜。地木耳唯一的缺點,就是清洗起來太麻煩了。
但是如果有耐心,把它清洗幹淨了,那炒辣椒吃,真的比肉還要香。而且吃不完的,還可以把它曬幹了,以後就像海帶、木耳一樣,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用水泡發一下就可以了。所以,家鄉有的話,可以多撿一些。
4、蕨菜
在湖南的農村,春天到了怎麼能不去山裡采摘蕨菜呢?這可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一種樂趣了。就算是 不愛吃,去采摘也是樂趣無窮。
蕨菜也有着“山野菜之王”的美稱,經過焯水以後,用它炒肉吃,真的很鮮美。吃慣了青菜、白菜,偶爾吃吃蕨菜會讓人回味無窮。
而且小周最愛的就是把蕨菜放在壇子裡,做成酸菜來吃了。脆嫩又爽口,經過腌制以後,就連苦澀味也沒有了。
5、野蔥
野蔥在小周的家鄉這邊叫它“胡蔥”,是一種很像蔥的野生植物,它也是叢生的,并且愛成片的生長。
找這種野菜,一點不費勁,在農村好多的路邊就能發現它。野蔥炒臘肉,可是我家每年春節期間必吃的,好些城裡來的親戚,都是點名要吃這道菜。
畢竟,它在城裡可是花錢也未必買得到的。
6、清明菜
清明菜雖然名字帶有一個菜,但是一般都是把它做成粑粑吃。像我的家鄉清明節期間,都會家家戶戶做粑粑,就會用到清明菜。
其實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清明菜都已經開始開花了。而要吃這種菜,最佳的季節就是在開春後,也就是三月份最嫩了。
7、馬齒苋
這可是聞名全國的一種野菜了,特别是在北方地區,不少人就愛把它包餃子吃。
馬齒苋的生命力很強,常貼近地面生長,在農村的菜園子、果園,還有一些路邊都能見到。
而采挖馬齒苋,最好是 戴上一把鐮刀,貼近地面一割,就把它蒸煮挖出來了。但是它地下的根莖卻沒有傷到,用不了多久又會長出來。
8、魚腥草
魚腥草雖然是貴州和四川人的最愛,但是在湖南也有不少人愛吃它,特别是在湖南的湘西地區,魚腥草還是很受歡迎的。
春天的魚腥草最為鮮嫩,采挖它地下白色的根塊,清洗幹淨了,然後和辣椒、食鹽、醬油等一起腌制着吃。做法簡單,卻很下飯。
9、荠菜
荠菜在湖南一般都是用來煮雞蛋吃,民間有着“三月三,荠菜當靈丹”的說法,就是農曆三月三日這天荠菜煮雞蛋吃,最有營養。
其實荠菜也能當野菜吃,而正月和二月份的荠菜最适合做菜吃了,比如清炒、煮湯、涼拌都是可以的,也可以拿來做餃子餡或用來煮雞蛋。
10、小筍
最後一種,可是壓軸的野菜了,估計沒有人不愛吃它了。
到了春天的時候,很多人就去山裡采挖小筍了。這種野生的小筍,可是要比春筍,甚至比冬筍還要鮮嫩呢。
運氣好,遇到一個好地方,一會兒就能采摘一背簍的小筍子。不過,給小筍剝殼就比較麻煩了,如果采挖得多,手指都會被剝得生痛。
以上這10種野菜,在湖南基本都有分布。并且它們的粉絲也是遍布全國各地,而這個時候就是這10種野菜采挖的最佳時節了,如果你喜歡吃,可不要錯過了。
那麼,以上這10種野菜,你最愛吃哪一種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