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美食稻花魚,是貴州省從江縣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傳統美食。在從江苗、侗、壯、瑤等少數民族都有養魚的習慣,每年秧插完之後,便把一桶桶小魚放入田間,到了收獲的秋季,燒魚便是大家非常喜愛的一道佳肴,當地還流行着這樣一句順口溜:“家有糧食千萬擔,不搞燒魚不下飯”。由此可見,燒魚在從江少數民族菜肴中的地位。
從江素來就有“食必有魚、魚必燒”。燒田魚,一般是在野外進行。在秋收時節,人們邀約上親友,帶上糯米飯、鹽和辣椒。大家到田裡一邊收割,一邊則放水抓魚找香料,張羅着燒魚。先找一方平地燒起一堆篝火,再用小木棍或竹條把剛從田裡抓來的鮮活的鯉魚從魚嘴直穿至魚肚,然後放在火邊慢慢地烘烤,不斷翻轉,使魚燒得金黃。然後拌着從田邊找來的野韭菜、折耳根(魚腥草)、大蒜、花椒、辣椒等作料而食,是一道地道的綠色佳肴。
從江燒田魚,原本是一種在田邊地角随意制作的民間小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旅遊業的不斷發展,目前此菜已經被搬到了家中餐桌上,甚至是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了待客的一道必備菜肴。
圖:劉華林 梁勇強
來源:神秘從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