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做超下飯的苜蓿肉,有顔有味,傳承老媽幾十年手藝,不輸大廚。苜蓿肉是一道經典小炒,有肉有蛋有幹菜有鮮菜,從營養上說非常全面,從口感上講也是一道超級下飯菜。
這道菜之所以叫“苜蓿肉”,是因為大塊的嫩黃雞蛋特别像苜蓿花,故得名。但很多人甚至飯館都不知道這道菜的真正含義,大多寫成“木須肉”,從字面上理解就好像是木頭上長了須子。如果強行扯上關系,那不妨把細細長長的幹黃花菜理解為“木須”,但這就背離了原意。
甭管什麼名了,咱不跟它較勁,美食文化背後,更重要的是這道菜要鮮美可口。
飯店裡的這道菜用的大火旺油,好吃是好吃,但是有點膩。現在都知道飲食健康的重要性,雖然油脂是身體必不可少的,但是量多了對身體也是負擔。咱自己在家做菜,就是圖個健康,少油少鹽少花錢,提高廚藝,獲得樂趣,還能讓家人吃得健康、開心。
長話短說,晚餐我家吃的這菜,滿滿一大盤,都吃光了。家裡要是有人上班需要帶便當,還可以分出一部分來,這道菜不怕捂,頂多就是黃瓜片稍微有點蔫,但不影響整體味道,尤其黃花菜吸足了菜汁兒後更加入味兒。
【主料】 雞蛋2個,豬裡脊1塊,幹黃花菜1把,黑木耳1把,黃瓜1根,胡蘿蔔半根
【調料】 澱粉少許,鹽适量,蔥花适量,姜末少許,醬油20克
【制作過程】
1. 主材準備好:幹黃花菜和黑木耳提前用溫水泡軟;裡脊切薄片;黃瓜胡蘿蔔洗淨;
2. 裡脊肉中放少許澱粉,抓勻備用;
3. 泡好的黃花菜切兩截;
4. 黑木耳焯水;
5. 大蔥切末,姜切末;
6. 炒鍋中倒油,油溫到7、8成熱時,将打散的雞蛋液倒鍋裡,稍微定型後用鏟子打散成大塊,再将蔥花和姜末倒入鍋中翻炒幾下,激發出香味;雞蛋盛出備用;
7. 同鍋再倒适量油,鍋是熱的,油是涼的,趕快把肉片倒入鍋中,用鏟子迅速劃散,稍變色後倒入适量醬油;
8. 把幹黃花菜和黑木耳倒入鍋中,這兩種幹菜比較能吃油,先炒一下可以将肉汁油脂吸收進來。吃起來更香潤;
9. 把不愛熟的胡蘿蔔片倒鍋裡翻炒半分鐘;
10. 最後将黃瓜片和炒好的雞蛋塊倒入鍋中,根據口味撒鹽,翻炒均勻,出鍋。
1. 雞蛋炒熟盛出備用,可以讓色澤金黃,口感更嫩;
2. 這道菜不宜用鮮黃花菜,就要泡發過的幹黃花菜吃着才有嚼勁兒。
“用愛制作美食,用心記錄美好;用簡單的做法,呈現食材的醇正味道”。我是Meggy跳舞的蘋果,曾經是一名英語老師,現在是為愛下廚房的家庭煮婦。在和油鹽醬醋打交道的日子裡,心也變得越發溫柔,也愈發感到“陪伴”才是世間最美好、最重要的。
#美食測評團##吃在中國##春季美食大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