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厭食症應該怎麼治療?

厭食症應該怎麼治療?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8-27 22:16:41

  厭食症,顧名思義就是特别不喜歡吃飯,不喜歡各種食物,而且已經強烈到讨厭的地步,厭食症到底是怎麼患上的呢我們究竟又該怎麼預防和怎麼治療呢?别小瞧厭食,時間長了後我們身體裡缺少的東西就越來越多,缺少的營養多了身體自然而然的就不好了,食物是供給我們能量的,俗話說“吃好睡好,才能更好。”

  厭食症: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甚至拒絕維持最低體重的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約95%為女性,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主要包括:小兒厭食症、青春期厭食症以及神經性厭食症。厭食症患者多有治療上的困難,所以約有10%-20%的人早亡。原因多為營養不良引起的并發症和精神抑郁而引發的自殺行為。

  良好的生活習慣拒絕厭食症。高蛋白高糖的濃縮飲食使食欲下降;飯前吃糖果等零食以及進餐不定時,生活不規律也影響食欲;此外,氣候過熱,濕度過高都可以影響神經調節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小兒的情緒變化等都是引起厭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因家長溺愛,對小兒進食采取不适當方法,更易引起神經性厭食。小兒時期“脾常不足”,飲食不能自調,食物不知饑飽。有些家長缺乏育嬰保健知識,片面強調給以高營養的滋補食物,超越了小兒腸胃正常的消化能力,以及亂投雜食,或恣意投其所好,養成偏食習慣,都可導緻厭食症。

  1、常與社會因素有關,多有過度追求身體苗條的心理。由于擔心發胖,認為胖就是不健康、不美,瘦就有精神、有魅力,所以對身材的要求和對自己的期望,使她們非常注意飲食和體重,唯恐進食就會發胖,所以少吃或不吃食物,或者吃進後再設法吐出來。多見于那些謹小慎微,自我控制能力強的成功女性。

  2、此類患者多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偏激、情緒不穩定、無端的挑剔和喜好。

  3、與家庭環境有關,如:父母對孩子管教過嚴、過分追求完美;孩子對父母過分依賴;從小受到虐待、單親家庭等。這樣的孩子易偏激、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性格特點。

  4、與體内激素分泌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質類固醇激素升高等。厭食症 - 臨床症狀發病一般多隐襲,逐漸厭食而體重減輕,喪失原體重的1/4-1/2或更多,同時還會出現閉經。

  有些患者雖覺食欲好,但吃了幾口就覺得胃部飽脹不适而中止進食,或者見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強迫進食,常誘發惡心嘔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計以誘導一吐為快。除厭食外,患者還可有其他神經官能症的症狀,如癔症球,上腹飽脹不适,不能解釋的疲勞,對性欲不感興趣和失眠等。

  1、患者過多注意飲食和擔心發胖的心理,而主動拒食或過分節食,造成消瘦、營養不良,出現皮膚幹燥、水腫,甚至骨瘦如柴,即使這樣,還認為這就是“骨感美”,隻有這樣的擔心和控制才會有如此的效果。

  2、患者多有饑餓的感覺,但卻強迫自己不進食。他們善于研究食物的營養、熱量;隐藏或故意浪費食物。大約50%的厭食症者伴貪食症,暴食後又自己誘吐、服減肥藥、瀉藥等,或者大運動量活動,唯恐自己體重增加,從而導緻水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鈉等)和酸鹼平衡失調。

  厭食症的影響:患者由于長期過度節食,造成營養不良,因而影響生理變化,包括月經失調,甚或是停經等。一般常見的征狀包括:皮膚變得粗糙幹裂、柔毛出現、體溫下降、心跳緩慢、身體衰弱、脫水、臉色蒼白、精神無法集中,甚至感到焦慮或者憂郁,心髒功能變差,甚至還會暈倒。同時,由于患者體内缺乏脂肪,容易發冷、畏寒。病情嚴重的話,會導緻心髒衰竭,甚至死亡。

  厭食症的治療方法:厭食症的診治必須視患者的病情而定,病情嚴重的話,甚至必須入院接受心理醫生、專科醫生及營養師的觀察及診治。

  值得注意的是,厭食症患者如果仍處于發育期,而器官又已受到損壞,可能在病情好轉之後,功能還無法恢複正常,會影響到生理發育和成長。

  厭食症的預防措施:定時進餐,适當控制零食;節制冷飲和甜食:飲食合理搭配

  厭食症的治愈對我們而言是有及其重要的意義的,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發慌!身體是自己的,營養必須要供給充足,以供給我們身體消耗,讓我們養好身體遠離厭食,遠離亞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