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的腌制方法
在我國,南方人有吃臘肉的習慣,他們到冬天就會自制臘肉,作為冬季的食物。臘肉主要是指肉通過腌制、烘烤加工而成的。臘肉保持的時間長,而且風味獨特,很受人們的歡迎。那臘肉怎麼做?
一、自制臘肉
材料:豬肉5公斤。調料鹽150克,花椒25克,松柏鋸末1.5公斤。
做法:1、腌漬。先把豬肉切成5厘米寬的長條,用竹扡紮上許多小眼,再用
炒熟的花椒、鹽揉搓進味後,皮向下肉向上逐層擺放于陶瓷或搪瓷容器内(忌用金屬器具),在最上層的應皮向上肉朝下,并壓以重視。春、冬放在不結凍處,夏、秋季節放于涼爽處,雞腌5天,每天倒翻一次。腌好後把肉的一端用繩穿好挂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曬至半幹。
2、熏煙。把晾好的肉置于鐵篦子上放在一口鐵鍋中,鍋内底部放上鋸末,蓋好鍋蓋。用火燒鍋,用據末早的煙把肉熏上色。熏好後挂于通風處,待水分全幹。
3、食用。将熏好的肉皮在火上燒黃,然後用溫水泡軟,用刮子去沾污的泥士,将皮的黃面用刀刮淨,再用溫水洗一次,上屜蒸50~60分鐘取出,切片盛盤即成。
二、迷你臘肉
材料:五花肉2000克,白糖120克,玫瑰露50克,生抽100克,老抽100克,鹽60克。
做法:1、臘味飄香時,今年用了正宗的玫瑰露來腌,成品非常非常滴誘人,可惜老天隻冷了幾天,隻夠弄這麼幾根。
2、買回來的五花用熱水清洗,然後放當風出吹幹表面。
3、五花肉2000克,白糖120克(這次我用了砸碎的冰糖),玫瑰露50克,生抽100克,老抽100克,鹽60克(我用的是海鹽),腌上一個晚上,然後放通風處風幹。
臘肉具有開胃袪寒、消食等功效,但是也不宜過多的食用,像老年人或者是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禁食。臘肉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容易産生緻癌物質,所以不可每頓都吃。
客家臘肉的腌制方法
客家膜肉一般是在秋冬季節熏制,此時的氣溫比較低,而且陽光也比較充足,此時做出的膜肉容易幹,也容易保存,而且品質是最佳的。那客家膜肉的腌制方法是怎樣的?
客家臘肉的食材和調料:五花肉20000克,鹽适量,八角茴香25克,桂皮15克,高梁酒500克。
客家臘肉的的家常做法:
1、取農家五花肉,切成條狀。
2、将八角茴香、桂皮搗碎備用。
3、取一搪瓷盆,将五花肉平鋪一層後,均勻灑入食鹽、茴香桂皮末。
4、依此步驟,将五花肉鋪滿搪瓷盆,并倒入适量高梁酒驅蚊殺菌。
5、将五花肉浸泡24小時左右即可。
6、将五花肉挂于通風的屋檐處風幹,切忌打到雨水。
7、約14日後,瘦肉較幹、肥肉呈半透明狀時即可準備薰制。
8、在鐵鍋中先後灑入少許糯米和白糖(糯米需覆蓋鍋底),并生柴火,準備薰烤。
9、取兩片木棍架于糯米白糖之上,并放入風幹的五花肉,合上鍋蓋。
10、中火燒至鍋中冒煙,即改小火薰烤5分鐘,停火即可。
11、利用柴火的餘溫薰至鍋中無煙為止。
12、打開鍋蓋,色澤金黃的客家臘肉就薰制而成了。
在做客家臘肉時,要注意在鐵鍋上一定要先放一層糯米,然後才能撒白糖,如果順序颠倒的話,就容易産生大量的濃煙而将鐵鍋燒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