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粗糧的好處被人熟知,營養師們也都推薦大家适量多吃粗糧。随着人們健康素養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吃粗糧的好處。然而,過分迷戀粗糧,也會導緻諸多問題。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吃粗糧過量的五大壞處
1、影響消化
粗糧吃得過多,影響消化,因為粗糧裡面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成分,過多食用粗糧會導緻上腹脹,影響食欲,嚴重的還會導緻腸道阻塞、脫水等症狀。
所以吃粗糧時要注意多喝水,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後盾,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人如果多吃了一倍的膳食纖維,大概就要多補充一倍的水。
2、造成反酸
粗糧食用過多,會明顯延緩胃排空,引起胃反酸,各年齡段的人都可能發生反酸的症狀。
過多的粗糧進入到胃裡面,可能導緻食物積存。當胃裡有食物積存的時候,這些食物就會裹着胃裡的胃酸,反到食管裡,造成反酸,對食管黏膜産生損害。
3、幹擾藥物吸收
過多的膳食纖維還具有幹擾藥物吸收的作用,它可能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
4、導緻營養不良
長期過量食用粗糧,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使人體缺乏許多基本的營養元素,導緻營養不良。
5、引發肥胖
有些人誤以為吃粗糧對血糖、血脂的控制有幫助,于是拼命地吃粗糧,平時細糧吃三兩的人,粗糧可以吃上半斤,結果就造成能量攝入過多,引發肥胖。
胃腸不好怎麼吃粗糧
1、挑好種類
小米、大黃米、黑米、荞麥、燕麥營養素密集,又相對好消化。對一些表皮厚的粗糧,例如紅豆、綠豆、薏米等要嚴格控制量,即使少量吃也要煮得非常軟爛。山藥、南瓜、蓮藕、土豆、紫薯等澱粉類蔬菜也可以适當選擇。
2、控制好量
胃腸不好的人最好以細糧為主,粗糧為輔,粗細的搭配比例為4:6。每周食用3~4次即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天最好吃50~100克粗糧。但胃腸不好的人攝入量以30~60克為宜。
3、粗中有細
吃粗糧可以做到粗中有細,玉米、馬鈴薯、山藥等粗糧可以融到細糧中,也可以做玉米排骨湯、清炒馬鈴薯、山藥雞爪湯,還可在白粥裡加入小紅薯塊。另外,粗細糧組合顔色越多,營養越豐富。最典型的是八寶粥,紅豆、紅棗、綠豆、黑豆、黃豆、糯米等種類豐富,是秋冬滋補的首選。
4、提前浸泡
粗糧比精白米質地更密,烹饪前可以先浸泡,使口感更好,還能促進消化吸收,尤其适合胃腸弱的人。一般來說,紫米、糙米需浸泡4小時左右,而雜豆需浸泡12小時以上,最好達到24小時;也可以直接把各種雜糧放在容器中,加水沒過食材,放冰箱裡浸泡一夜。
5、粗糧細做
對胃腸不好的人來說,過多的膳食纖維會刺激胃腸。不妨粗糧細做,比如把粗糧用豆漿機打成米糊,也可以把粗糧打成粉,和白面粉一起做成發酵面食。
不宜過多食用粗糧的人群
胃功能差
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纖維對胃腸是很大的負擔。
缺鈣鐵
因為粗糧裡含有植酸和食物纖維,會結合形成沉澱,阻礙機體對礦物質的吸收。
消化不好
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或是胃潰瘍,進食大量粗糧易引起靜脈破裂出血和潰瘍出血。
免疫力低
如果長期每天攝入的纖維素超過50克,會使人的蛋白質(蛋白質食品)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髒、血液等髒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體力活重
粗糧營養價值低、供能少,對于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而言營養提供不足。
發育青少年
由于生長發育對營養素和能量(能量食品)的特殊需求以及對于激素水平的生理要求,粗糧不僅阻礙膽固醇吸收和其轉化成激素,也妨礙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