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們靠打獵、采摘野果果腹,卻少有疾病。現代人類享受着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卻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中透支着健康,以緻頸椎病、腰椎病、内分泌紊亂、心悸、脫發、頭痛、便秘等現代疾病追随左右;而食欲不佳、易疲勞、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煩躁、抑郁、嗜睡、失眠等症狀更是如影随形。
睡醒時,躺在床上做幾分鐘保健操:
用手指梳頭一分鐘:用雙手手指從前頭開始重複向後腦勺依次梳理。可以慢慢喚醒腦細胞,增強腦部血液流量,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益處,還可以養護頭發。
輕揉耳廓一分鐘:用雙手手指沿着左右耳廓,從前向後輕揉30次,從後向前輕揉30次,再上下輕揉30次,最後用雙手輕拍左右耳朵10次。耳朵上布滿全身的穴位,這樣做可使經絡疏通,尤其對耳鳴、目眩、健忘等症有防治之功效。
轉動眼睛一分鐘:睜開眼睛,順時針轉動眼球30次,逆時針轉動30次,上下轉動30次,再左右轉動30次。盡快從沉睡中醒來,尤其能鍛煉眼肌,提神醒目。
撫摩肚臍一分鐘:用雙手掌心交替撫摩肚臍。肚臍上下是神厥、關元、氣海、丹田、中脘等穴位所在位置,特别是撫摩神厥穴能防治中風,撫摩也有提神補氣之功效。
左右翻身一分鐘:在床上輕輕翻身。活動脊柱大關節和腰部肌肉。
坐起時,在床上做伸展運動:
把枕頭墊在背後,兩手向後伸直并伸展身體做伸懶腰動作,然後自然雙手上舉、放平,并盡力向後擴展,接着反複深呼吸數次。雙手上舉、擴展,可以使肋骨上拉、胸腔擴大,使膈肌活動加強,引發身體大部分肌肉收縮,從而達到加速血液循環、使血液迅速回流到全身,供給心腦系統足夠的氧氣和血液,以保持頭腦清醒。深呼吸則可以激活肺細胞,促進肺泡工作。
穿衣時,坐在床上做擴胸運動:
先将左手從肩部伸向背後,與背過去的右手相握,然後雙手相拉,胸部盡力前挺。之後再将右手從肩部伸向背後,與背過去的左手相握,雙手相拉,胸部盡力前挺,如此反複3-5次。有擴胸健乳、柔軟背部的作用。這對女性防止乳房下垂有特效。尤其是中年女性想改善自己的體形,就要堅持做此保養胸部的運動。
如廁時,坐在馬桶上做叩齒運動:
合攏嘴唇,輕叩牙齒數次。可使牙周膜内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而固定牙床,減少患牙疾的可能。同時,叩齒使口腔唾液分泌增多,有助消化。
刷牙時,站着做提肛運動:
吸氣時提肛、收腹,呼氣時緩慢放松肛門,連做20次-30次。提肛運動可使中氣提升,強壯髒腑,并可調節氣血陰陽。反複收縮,可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加速靜脈回流,改善肛門部位的血液循環,同時促進腸道蠕動,可預防痔瘡、便秘發生,對改善内髒下垂、胃腸功能紊亂均有療效。
化妝時,踏着腳踏按摩器按摩雙腳:
化妝時,雙腳踏在腳踏按摩器上,邊化妝邊按摩雙腳。人體的五髒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在腳部都有相應的反射區,腳部還有大量的神經末梢,多做足部按摩,可改善神經、泌尿、生殖、循環等系統功能,不僅會消除疲勞,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還能起到延緩衰老、防病治病的作用。
出門時,蹲下屈膝穿鞋更好:
許多人換鞋時習慣坐在凳子上,或者站着穿鞋。其實,蹲下屈膝穿鞋更好。能活動腰椎骨、刺激小腿肚和腳踝處的運動,會覺得腿部肌肉在使勁。有意識地多做一些彎腰、屈膝、下蹲動作,還能增強心髒活力,改善體位變化而引起的頭暈症狀。
辦公時,适時就地做做拍打運動:
久坐辦公室時,别忘了抽空起身拍打身體和手掌。拍打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按摩,可以振動身體内部的經絡與器官,使之放松而避免由于肢體僵硬和麻木造成的頸椎和腰椎病。而拍打手掌是因為手心手背布滿身體的相關穴位,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能消除抑郁、焦慮情緒,也能增加大腦和心髒供血,健腦益智,防治動脈硬化和老年癡呆症,促進身心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