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能提鮮增香的調味品,味精和雞精絕對是當仁不讓、靠自己的實力說話。
但味精和雞精大家真的能分得清楚嗎?到底哪個做出菜來更香呢?您别說,這區别還真挺大!
一、雞精與味精的區别
1. 組成不同
味精:又稱味素,是采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由糧食制成的一種現代調味品,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含量有99%、95%、90%、80%四種,有個别品牌要求味精的含量不低于99%。
雞精:主要成分是味精。按我國制定的産品質量标準,合格的雞精中的谷氨酸鈉含量不應少于五‰,雞精中的其他成分是核苷酸、食鹽、白砂糖、雞肉粉、糊精、香辛料、助鮮劑、香精等。
而且雞精相對于味精來說更難溶解,所以适合做湯。但味精在高溫下加熱會失去鮮味,可以用水溶解開味精做成涼拌菜,或者開鍋後再放味精。
既然知道了雞精和味精的不同,那在廚房裡我們到底要什麼具體使用呢?吃太多會不會影響健康呢?别急,小九還沒說完呢,下面就把小貼士奉上!
二、廚房小貼士
1. 注意人群
✦ 一般成年人均可食用
✦ 記憶障礙患者、高血壓不宜食用
✦ 孕婦及嬰幼兒不宜吃味精
✦ 老人和兒童不宜多食
✦ 痛風患者應該不吃或少吃
2. 使用技巧
✦ 味精的最佳投入時機是在菜肴将要出鍋的時候
✦ 若菜肴需勾芡的話,味精投放應在勾芡之前
✦ 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果不是做湯菜,應先溶解再使用
3. 食用要适量
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釋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适宜,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産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
每餐每個人可放5~10粒雞精或味精,配合1g左右鹽就可以了,合理食用味精能減少體内鈉離子的攝入。
怎麼樣,大家都學到了嗎?是不是不僅讓飯菜更香、吃得也更健康了呢?您也可以将文章分享給其他人,大家一起受益、一起吃嘛嘛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